陈乃乾日记》对研究中国现代藏书史极有帮助,因作者交游多为书贾、藏家和学者,书中现代藏书史实极为丰富,许多掌故为以往未见,如记唐文治作陈衍墓志、柳亚子登报寻旧情人及处分赵家璧等,因多涉私事,不克抄引,仅录与鲁迅相关事一例,以存掌故。
1951年11月10日记:“晚归,看鲁迅杂文。
鲁迅在日,曾经从北京寄赠《小说史考证》一册,自序有‘呜呼,于此谢之’,同人以此为谑笑之辞。
其他著作皆从未购阅,后来蒋匪禁鲁迅书,及共产党尊鲁迅,我均莫名其妙。
今读散文,其思想自不可及。”
(虞坤林整理《陈乃乾日记》,第210页,中华书局,2018年)此处《小说史考证》,指《中国小说史略》,其时,陈乃乾在上海编书教书。
鲁迅原文:“自编辑写印以来,四五友人或假以书籍,或助为校勘,雅意勤勤,三年如一,呜呼,于此谢之!
一九二三年十月七日夜,鲁迅记于北京。”
“同人以此为谑笑之辞”
一语,颇耐人寻味。
陈乃乾言论,涉及鲁迅著作流传情况,可作著作传播史料。
隔了两天,陈乃乾又记:“《鲁迅全集》误字极多,最显著者‘近代美术史潮论’总目及封面‘史潮’皆误作‘思潮’,初看总以‘思潮’为是,询之通日文徐、林两君,皆以为然。
及查阅本书,则当作‘史潮’,盖所论者为‘美术史的潮’。
《山民牧唱》原作者‘巴罗哈’,封面误作‘巴哈罗’,卷首有小像签名可据。”
《鲁迅全集》指1938年旧版,后出《鲁迅全集》,这些编校失误,应当都改过来了。
近年来,上海重视鲁迅手稿研究,陈乃乾日记可助此事。
此日记未做索引。
有索引日记,可直奔目标,无索引日记,须细读原书,方能钩沉史料;有索引方便,却也易懒人为文。
(原载《台港文学选刊》2022年第4期)
(第1页)
请关闭浏览器阅读模式后查看本章节,否则将出现无法翻页或章节内容丢失等现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