书 痴 看生活即教育-《另一只眼看聊斋——基于人文教育视角》

书 痴 看生活即教育(第1页)
🎁美女直播

故事梗概:彭城人郎玉柱,他的父亲曾做过太守,但到郎玉柱时,家境败落,家产卖光,只剩父亲的藏书。

郎玉柱酷爱读书,也只会读书,不懂人情世故,完全是一个生活中的呆子。

美女颜如玉感佩郎玉柱的读书精神,在郎玉柱读书时,从书中走出来,跟郎玉柱走到一起。

颜如玉为了让郎玉柱学会正常的生活,便约束他读书的时间,教他如何下棋、弹琴、交朋友,以及男女相处之道,并为其生下一个儿子。

史县令听说郎玉柱家有美女,便动了坏心思,让郎玉柱交出颜如玉,但郎玉柱受尽酷刑也坚决不说。

史县令听说美女与书有关,就下令烧了郎玉柱家所有的书。

郎玉柱被释放后,一心想要复仇,先考上举人,后考中进士,又调到福建做官,最终找到史县令罪证,抄其全家,大仇得报。

我国著名教育家陶行知1927年在南京创办晓庄师范时提出“生活即教育”

的主张。

他主张“生活即教育、社会即学校、教学做合一”

,认为教育必须与实际生活相联系,反对死读书,提出生活才是学习的源头活水,注重培养学生的创造性和独立学习能力。

这在当时的教育界是跨越历史的进步,而这一做法的实践却在明末清初蒲松龄《聊斋志异》的《书痴》篇就有所体现。

《书痴》中讲到彭城人郎玉柱,酷爱读书,坚信书中自有“千钟粟”

,书中自有“黄金屋”

,于是“昼夜研读,无问寒暑”

除了读书什么事也不会做,当然也不屑于去做,更不懂人情世故,完全是一个生活中的呆子。

直到而立之年,仍然没有娶妻,别人都劝他,他却坚信“书中自有颜如玉”

,只要认真看书,还愁找不到老婆吗?

不出意外,一天郎玉柱读到《汉书》第八卷时,“见纱剪美人夹藏其中”

郎玉柱大喜说:“书中颜如玉,其以此验之耶?”

从此,郎玉柱天天拿着纱做的美人,反复观赏。

一天在凝视间,纱美人变成亭亭玉立的美女颜如玉从书中走来,跟郎玉柱生活在一起,但郎玉柱并不懂男女之事,颜如玉只是陪他一起读书。

读书读久了,颜如玉就劝他不要这样死读书了,并且一针见血地指出:“君所以不能腾达者,徒以读耳。

试观春秋榜上,读如君者几人?”

为了改变郎玉柱死读书、越读越傻、不会生活的状况,颜如玉以走相威胁,郎玉柱只得暂时听从,但趁女子稍不注意,就又偷偷读书。

颜如玉便生气隐回书中,引导郎玉柱从书中走出来,学会生活。

为此,颜如玉还让他买来棋,教他下棋、弹琴,教他怎样跟朋友交流。

这时的郎玉柱才开始认识社会,也才开始了真正的学习。

后来县令见颜如玉长得漂亮,想要夺走颜如玉,结果害得郎玉柱家破人亡。

郎玉柱痛定思痛,隐忍不发,刻苦努力,考中进士后,在官场上游刃有余,终将仇人绳之以法。

没有颜如玉,郎玉柱恐怕一辈子也只是个读死书的书痴。

而他能从不会生活、不懂交际的书呆子,变成一个可以在官场纵横捭阖、运筹帷幄的复仇者,正是得益于颜如玉通过“生活即教育”

的方式对郎玉柱进行引导。


(第1页)

请关闭浏览器阅读模式后查看本章节,否则将出现无法翻页或章节内容丢失等现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