斫蟒张诚 手足情深-《另一只眼看聊斋——基于人文教育视角》

斫蟒张诚 手足情深(第1页)
🎁美女直播

斫蟒》故事梗概:一天,胡氏两兄弟进山砍柴遇到巨蟒,哥哥遭难,弟弟不畏巨蟒,勇敢与其搏斗,最终将哥哥从巨蟒口中救出,并艰难背回了家。

《张诚》故事梗概:张诚有一个同父异母的哥哥叫张讷,母亲对张讷非常冷酷严苛,但兄弟二人不受母亲影响关系非常和睦。

一次,张诚帮张讷砍柴时被老虎叼走了。

之后张讷开始了千里寻弟生涯,结果,张诚被张讷因战乱离散的生母和兄长救下,且在数十年后张讷与他们相认。

等他们团聚回家,张讷的狠毒后妈已经去世。

于是,三兄弟与父亲及其原配夫人幸福地生活在了一起。

手和足,对一个人的身体来说同等重要,且一直相依相伴。

因此,手足又引申为兄弟,比喻兄弟之间就像手和足之间般关系亲密,一直相依相伴、互相帮助。

今天,手足基本成为兄弟的代称。

《孟子·离娄下》:“君之视臣如手足,则臣视君如腹心。”

《易林·益之蒙》:“饮酒醉酣,跳起争斗,手足纷拏,伯伤仲僵。”

在这里,前者侧重表达君臣之间的关系应亲密如同手足,后者的手足则直接理解为兄弟。

在我国的文化传统中,家族意识浓厚,手足之间的情感确实对稳定家庭关系起到了非常重要的作用。

比如孔融让梨的典故之所以在孩子们中间流传,不仅仅是《三字经》的功劳,更在于我们在家族关系中对手足情深的关注。

前有王徽之因为王献之的死亡而发出人琴俱亡的呼号,后有苏轼与苏辙之间赤诚以待,都是手足情深的典范。

本文中,笔者想谈谈蒲松龄《聊斋志异》中的手足情深案例—《斫蟒》和《张诚》。

《斫蟒》很短,现抄录于下:

胡田村胡姓者,兄弟采樵,深入幽谷。

遇巨蟒,兄在前,为所吞。

弟初骇欲奔;见兄被噬,遂奋怒出樵斧,斫蟒首。

首伤而吞不已。

然头虽已没,幸肩际不能下。

弟急极无计,乃两手持兄足,力与蟒争,竟曳兄出。

蟒亦负痛去。

视兄,则鼻耳俱化,奄将气尽。

肩负以行,途中凡十余息,始至家。

医养半年,方愈。

至今面目皆瘢痕,鼻耳惟孔存焉。


(第1页)

请关闭浏览器阅读模式后查看本章节,否则将出现无法翻页或章节内容丢失等现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