tV人生遇上好老师是大幸。
42年前,我在温州教育学院进修,毛政敏副院长(后为温州师范学院副院长)主持繁忙的政务,还任教我们的古典文学,至今记忆犹新。
读清代长篇小说《红楼梦》时,他深刻分析一系列人物形象:膏粱锦绣中的贵族公子贾宝玉,寄居贾府多愁善感的少女林黛玉,被贾母奉为“贤淑”
的薛宝钗,和“明是一盆火,暗是一把刀”
的管家王熙凤。
让我们进一步明白:封建势力无情地摧毁了宝黛的爱情,也摧毁了黛玉的生命,落得宝玉“出家”
的下场,而薛宝钗只能凄凉守寡。
宝黛的爱情悲剧,今天想来,仍然如历史的磁带,历历在目。
我们在读明朝后期归有光的《项脊轩志》这篇抒情散文时,毛老师把此文的艺术手法讲得淋漓尽致。
开头,写它的狭小简陋:“室小仅方丈,可容一人居,百年老屋,尘泥渗漉,雨泽下注。”
接着,记叙轩中叔伯分家后的混乱情形。
然后,以较多篇幅记叙母亲、祖母的遗事,“令人长号不自禁”
。
又以寥寥数笔,交代自己对南阁子的热爱。
后来,作者又议论,借巴蜀寡妇清和诸葛亮自喻。
结尾,作者写了亡妻的遗迹枇杷树,抒发了人去楼空的感伤。
毛老师以熟稔的内容,抑扬顿挫的语调,工整简明的板书,把看似漫无散章的叙事、写景、抒情、议论等段落,用“项脊轩”
这一线索串联成篇,正如他说的,肉依附着骨,明显地提高了学员的鉴赏水平与写作能力。
我喜爱书法,更喜爱毛老师的书法,他那圆润厚实、遒媚劲健的书法。
远自1980年,我在石坦巷他的居室中,看到他书的自勉条幅,第一次欣赏到毛老师的书法作品。
后来,我常能看到他的手迹:墨池公园大门的楹联,华盖山的“清静无为”
,瓯江滨“安澜亭”
的匾额,中山公园的“池草长廊”
,青田他故乡“大田”
的村名,青田鹤城街心的金字招牌,瓯海穗丰伯温楼的“刘基赋”
(10米长、2米高的石碑)。
2020年冬,他曾赠我《庚子三春砚耕集》。
“抗疫微展”
“砚边日课”
“南雁笔会”
“酬人应索”
四章,主要以行书与草书写李白、杜甫、孟浩然、陶潜等名家与自己撰的苏幕遮、南乡子、江城子等诗词,作为书法成果结集。
最近,在宽敞的“乾乾阁”
,师母陈玉璧大幅国画《层峦叠翠飞瀑晴岚》的画框下,他又赠我《〈道德经〉石碑影印册》,使人倾倒。
2010年秋,毛老师书写刻制成长180厘米、宽60厘米的中国黑石碑67块,镶嵌在永嘉县瓯北关爷宫二楼墙壁之上,连缀成40余米的长廊,颇为壮观。
全文洋洋洒洒五千字,五千字啊,版面无一漏字、添字,无一涂改。
这需要多么深厚的功力,非常人所能为!
对于书法理论,我是门外汉,什么笔力呀,什么风骨呀,什么意境呀,这些书法的本身元素,我没有资格评说,我只晓得《道德经》这大册第47页,共59字,其中六个“一”
,六个“得”
(第1页)
请关闭浏览器阅读模式后查看本章节,否则将出现无法翻页或章节内容丢失等现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