上到山顶观景台才发现,对方是两个男人。
高呼小姐姐的这位看起来才二十出头,身穿黑色工装裤和皮夹克,反戴的棒球帽下是一张充满活力的面孔。
他的同伴也是同样装束,没戴帽子,板寸干净利索。
身形更高大,气质也更成熟。
由于戴着墨镜看不清模样,莫名给人一种压迫感。
姜南迟疑着,停在离他们还有一两米远的位置:“什么事?”
精神小伙冲她咧嘴一笑:“小姐姐有空吗?帮忙拍张照嘛,谢谢谢谢!”
他指着不远处的高原界碑比划:“我和霍哥站在那里拍。”
姜南瞟了一眼:“你们不是带了自拍杆?”
“自拍杆不行,不行!”
精神小伙把头摇成了拨浪鼓,同时毫不见外地拿出手机向她证明,“你看看,拍的都是啥垃圾嘛?雪山在哪里?高原在哪里?胳膊伸这么老长,还是拍不出,根本拍不出撒!”
小伙讲话带口音还大舌头,讲得激动了,浅棕色的脸颊涨得通红。
也难怪他这么抓狂。
三大高原交汇处,是乌鞘岭最宏伟壮观的所在,可惜手机取景有限,能和人同时框住的只有脚下的土坡和身后一小片天地。
偏偏铁皮铸的三角界碑只有半人高又锈迹斑斑,在旁边这么一衬,原本是社会大佬带小弟,活生生拍成了艰苦创业废品回收。
“我头一回上这里,要是带着这样的照片回家,我妈妈看了一定觉得我在骗她撒。”
姜南看着取景框也有些恍神。
相机一个镜头就能解决的问题,手机就需要拍摄者动脑筋,费心思,投机取巧般利用设置参数玩出各种花样。
曾经的姜南,很喜欢,也很擅长这种玩法。
后来她买了相机,又添置了各种镜头,专业器材越来越多,不知何时就遗忘了这种乐趣。
“这样可以吗?”
拍完后,她把手机递给精神小伙。
“可以!
太可以了!
全都拍到了,跟画一样!”
精神小伙夸完又喜滋滋同他霍哥分享,“把你拍成了钻天杨,帅得很撒。”
钻天杨是大西北常见的一种树,随随便便能长三十米高,树冠狭长疏朗,别有一种久经狂风考验的峻拔之美。
同眼前的男人还真有几分神似。
“谢谢。”
男中音浑厚悦耳,带了点儿磨砂质感,居然是字正腔圆的普通话。
姜南回以一笑:“不用谢。
我还想给你们拍些照片。
(第1页)
请关闭浏览器阅读模式后查看本章节,否则将出现无法翻页或章节内容丢失等现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