永恒的主题-《名家散文集徐小斌散文集 生如夏花》

永恒的主题(第1页)
🎁美女直播

我以为,把爱情与幸福、快乐等字眼放在一处实在是一种误区。

相反,爱情倒是常常与痛苦伴随着。

现代爱情更是掺杂了许多其他的东西。

那种纯而又纯、亘古不变的爱说到底不过是一种幻想,是人类用以自欺的一种方式而已。

小时候,也就是刚刚从童年踏入青春的时候,曾经有过一个心造的幻影。

这幻影无疑来自书本中的男主人公们:牛虻、英沙罗夫、拉赫美托夫,等等。

这些人无一不是英勇无畏,才华横溢,魅力无穷,而且个个都是斯多噶主义者,富于自我牺牲精神的。

后来才知道,患这种“十二月革命党人情结”

的,在同代人的女性中竟有许多。

所不同的,是我比她们更易感,更脆弱,更自闭。

因此自欺的时间也更长一点罢了。

这自然应当归功于理想主义教育。

这种教育深深植入了一代人的灵魂,尽管你自以为有了脱胎换骨的改变,可实际上你什么也没变。

从生到死不过是一个“卡农”

式的怪圈,最终会返回到生命的原点。

到那时你也许会发现,你穷其一生所追求的,不过是一个梦想。

什么也寻找不到。

什么也改变不了。

其实这便是很美的人生了。

正因为世上本无完美才去追求,真的无法想象一个人在获得了完美爱情之后的结局。

假如梁山伯与祝英台,林妹妹与宝哥哥成了夫妻,有了孩子,又会如何呢?

所以我很同意萨特的一个观点:爱不过是个枉费心机的企图,这个企图就是占有一个自由。

情人们既要求这个誓言又恨它,他想被自由所爱,又要这个自由是不再自由的自由。

——这真是一个天大的悖论。

我想,能超越这悖论的,大概只有死亡了。

爱走向美的极致便是死,可惜这是文学艺术的审美需要,凡人们大抵无此勇气,也无此必要罢。

于是大家只好做梦了。

而且最好谁也别说破这梦境。

如果一个成年人向孩子道破了圣诞老人的秘密,那么这孩子大概会难过得连鞋子里的糖果也不吃了。

其实糖果还是要吃的。

爱情也是存在的。

我不过是以为,真正的爱只有一瞬。

人生何等短暂,有了这瞬间的辉煌,便已十分丰足了,又何必去追求永恒?!

正因了世上没有永恒的爱,爱才成为永恒的主题。


(第1页)

请关闭浏览器阅读模式后查看本章节,否则将出现无法翻页或章节内容丢失等现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