刚刚“俏丫鬟抱屈夭风流”
,接着就是“老学士闲征姽婳词”
,很有点像现在的电影镜头突然切换,本“风马牛不相及”
,八竿子也打不着的事境情境撞在了一起,此偶然欤,必然欤,且看文本。
当刚刚听小丫头说:“晴雯姐姐直着脖子叫了一夜。
今日早起,就闭了眼,住了口,世事不知,只有倒气的分儿了。”
又得知王夫人赏了十两银子。
又命“即刻送到外头焚化了罢。
女子痨死的,断不可留”
。
贾宝玉心急如焚,悲愤填膺。
正值此际,贾政捎话来了。
王夫人的丫头说:“老爷回来了,找你呢,又得了好题目了。
快走,快走。”
请注意,“又得了好题目了”
。
得了什么好题目?是林四娘。
本是明朝末年时的民间传说,应作何样历史评价,有待考查。
八成是到了贾政那个年代弦断犹闻,被他老先生听到了。
像这类英雄美人,再加上惊心动魄的刀光剑影,定当赏心悦目,好过瘾也的。
用贾老先生的话说:“最是千古佳谈,风流隽逸,忠义感慨。”
贾政居然也懂得附庸风雅,且还要广而大之,兴师动众,把贾宝玉都招了来,“大家要作一首挽词”
。
可以推想,贾政“又得了好题目了”
的时候,不亦正是那小丫头说的“晴雯姐姐直着脖子叫了一夜。
今日早起,就闭了眼,住了口,世事不知,只有倒气的分儿了”
的时候。
这不就是两个电影镜头的突然切换或重叠。
这不正可以看到“宽柔待下”
的荣国府主子的一颗心冷成了什么样儿。
林四娘与荣国府八竿子打得着打也不着?诗云:“东涧水流西涧水,南山云起北山云”
,似偶然,而实必然也。
刘熙载《文概》:“章法不难于续而难于断,先秦文善断,所以高不易攀。
然‘抛针掷线’,全靠眼光不走;‘注坡蓦涧’,全仗缰辔在手。
(第1页)
请关闭浏览器阅读模式后查看本章节,否则将出现无法翻页或章节内容丢失等现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