洛川中的城堡都被王世充控制,李密率领剩余人马去了洛川最东部的荥阳虎牢关。
李密望着滔滔大河:啊,这地方是我人生飞黄腾达起点站,我能否再一次站起来。
望关内关外,何去何从?过金堤关津渡,向北有徐懋功镇守的黎阳仓,可以凭借仓粮再起辉煌。
李密抚项自思量,忽然间想起徐懋功颈项上的伤疤。
徐懋功会不会记恨,能容下我吗?
李密踌躇之际,传来消息。
王伯当领一部人马退到黄河北岸,现在保据河阳。
李密率领部下向西去河阳会合王伯当。
战端未起,谍者先行。
唐公李渊刚刚攻取长安,还没登位做皇帝之时,就利用当年的官场人脉在敌对阵营中交朋结友。
无论洛阳军、李密军,都有唐公李渊的人脉关系。
李密与王伯当、常何……等等一班将领商议说:“为今之计,南境以大河与王世充为界,北依太行山,东连黎阳徐懋功,休生养息以图进取。”
,
有人疑问:“九个多月之前。
斩杀逆夫翟让之际,误伤了徐懋功的颈脖子,差一点点被斫死。
如今军事失利后去投奔徐懋功,还能以主公与部属的身份相处吗?”
元帅府吏柳爕说:“魏公,你与唐公李密为同祖同宗族,又兼有畴昔之好。
虽然没有陪唐公李渊一同起兵,然而魏公抗击东都洛阳官军,阻断隋帝杨广回京都的归路,使唐公不战而据长安。
此事亦是魏公你的大功业,何不投靠唐公李渊。”
李密长叹一声说:“谁爱风流高格调,为他人作嫁衣裳?”
“当下交战失利,将士们士气低落。
如果是在此长期停留,面对强敌的明争暗斗,恐怕叛乱的人会继续增多。
人心惶惶不安,难以成功。”
多数将领对独立自主对抗王世充失去信心。
李密转念一想,我领一千人归顺瓦岗寨,借水行舟,最终掌兵百万。
如今我还有两万忠诚将士,带两万人进入关中,能否借风使船?
李密说:“我是依赖大家成就了令人瞩目的大事业,如果是大伙儿不愿意坚守太行山的策略,我只能随多数人的意愿,一起西赴长安。”
李密率领二万人马从河阳西进一百多里后,大河南岸仍是洛阳王世充的势力范围,大河北岸己是唐皇李渊统辖地域。
每到县城、军府、驿站所在地,已经准备了供二万人的食粮。
(第1页)
请关闭浏览器阅读模式后查看本章节,否则将出现无法翻页或章节内容丢失等现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