谢园
我的家乡在江苏省兴化市的一个村子里,这里水多、田多,素有“鱼米之乡”
的美誉。
每逢端午节来临,宁静的芦苇塘就会变得热闹起来。
人们三三两两地到芦苇塘附近摘粽叶、拔菖蒲、割艾草,歌声、笑声响成一片。
我的奶奶自然也在摘粽叶的队伍中。
粽叶摘好后,人们都会回家把粽叶用开水焯一下,然后晾在绳子上,为包粽子做好准备。
你知道端午节吃粽子这一习俗的由来吗?据说端午节吃粽子是为了纪念伟大的爱国诗人屈原。
楚国才子屈原受到权贵的排挤,觉得报国无门,于是就投入汨罗江自尽。
人们怕鱼儿吃掉他的尸体,就把粽子投入江中,以果鱼腹。
为了纪念爱国诗人屈原,吃粽子的习俗就流传开了。
端午节这一天,最快乐的就是我们这些小孩子了。
我会早早起来,吃粽子,蘸白糖,鸡蛋两口吃光光,然后再拿两个鸡蛋放在妈妈用彩线给我编的“蛋兜”
里,一路上哼着儿歌“五月五,是端阳。
插艾叶,戴香囊。
吃粽子,撒白糖。
龙舟下水喜洋洋……”
往学校奔去。
咦,带鸡蛋去学校干什么呀?原来,在我们这儿,小孩子们有一个“斗蛋”
的习俗呢。
将鸡蛋两两相撞,看谁的蛋厉害,能把对方的蛋撞破。
败的人就把鸡蛋吃掉,赢的人继续找人斗。
整个课间,学校里到处是孩子们斗蛋的场面,其乐无穷呀!
中午的美味就不必介绍了,家家户户的桌上都摆上了“五红”
,真是大饱口福!
盼着今年的端午节快点儿到来!
(第1页)
请关闭浏览器阅读模式后查看本章节,否则将出现无法翻页或章节内容丢失等现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