注意你的职业形象
外企职场中有一个著名的“PIE”
理论:P指Performance(绩效),I指Image(形象),E是指Exposure(展露)。
对于绩效和展露,毋庸多说,你一定要努力做出成绩,并让老板知道你做了什么,才可能得到重用。
正因为此,有人就觉着,只要认真踏实地工作,是金子总会发光的。
那么,是不是这样呢?
艾斯蒂·劳达出身贫寒,没受过太多的教育,早年帮助自己的叔叔推销他所制作的护肤膏。
那时,她每天走街串巷,希望多卖出点产品,可效果并不理想。
她想:是不是我的东西档次不够?后来,有客户告诉她:“不是你的推销技巧有问题,是你的形象。
你的样子告诉我,你根本就是一个低档次的人,这如何让我相信你的产品是高档的?”
客户的话带着轻视,可艾斯蒂并不觉得难过,她终于明白了自己失败的原因:自己的档次不够高。
之后,艾斯蒂决定重新改造和包装自己,她开始模仿名门贵妇,无论是穿着打扮还是举止投足,都透着一股优雅高贵之气。
同时,她还特别注重对自信的培养,让??
整个人看起来魅力十足。
在这番努力下,艾斯蒂的产品销量果然越来越好。
靠着这块基石,多年后,她建立了自己的化妆品王国。
当你已经足够努力,却总是得不到想要的结果时,那你有必要思考一下:是不是你的Image(形象)出现了问题?
著名的形象顾问兼作家劳伦·所罗门说过一句经典的话:“如果你想找客户投钱,或者让他们放心把钱交给你,你绝对需要看起来自己也有一定身家。”
而另一位英国总裁如是说:“一个价值几千万英镑的名牌,能被几个在见客户时穿着随便、挺不起身板、叼着烟卷在门口踱步的小子贬值!”
在眼球经济时代,懂不懂穿衣打扮会影响一个人求职成功率,而高级管理层和企业家的形象得体与否,则直接决定了他是走入职业发展的死胡同还是大获成功。
从心理学角度来说,每个人的内心都存在对美的呵护、向往与追求。
这种心理引导着人们积极地爱美、扮美、学美。
无论高矮胖瘦,只要装扮得体,透出个性的美,就能够形成独特的气场,即一种强大的吸引力,能够令人产生好感。
从工作的角度来说,穿着打扮具有一定的职业标识性,在某种程度上彰显着人的身份,暗示着职业角色。
如果你是一位总经理助理,经常要跟随老板一起出席重要的商务活动,那你势必要准备一套相对优雅、合体的商务装,无论对客户还是对上司,这都是一种礼貌。
当前,有许多跨国公司不惜花费重金为自己的员工进行形象培训和设计,以提升员工的个人素质。
通用电气公司总裁杰克·韦尔奇,就曾严格地提出“清除园中的杂草”
。
所谓“杂草”
就是指形象不佳的员工。
他会定期查看员工的照片,看到那些肩膀低垂、睡眼惺忪或耷拉着脑袋的人,就毫不犹豫地把他指出来,说:“这家伙看起来半死不活的!
他能干好什么?为什么不把他调走?”
(第1页)
请关闭浏览器阅读模式后查看本章节,否则将出现无法翻页或章节内容丢失等现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