日常生活中面对纷扰的问题,我们首先要保持一个良好的态度来应对,不仅要重视“答”
的作用,还要注重“答”
的艺术,能针对不同场合、不同对象,选用最合理、得体、自信的言语来回应对方的提问。
如果你回答别人的提问时,表现出爱搭不理的态度,恐怕没人愿意再与你沟通下去。
1.不同场合的回话原则
一天,居里夫人的一个女友到她家里做客,看见居里夫人的小女儿正在玩一枚金色奖章,那是英国皇家学会发给居里夫人的。
女友吃惊地说:“夫人,现在能得到一枚英国皇家学会的金质奖章,可是极高的荣誉啊!您怎么能够将金质奖章给孩子玩呢?”
居里夫人笑了笑说:“我是想让孩子从小就知道,荣誉就像玩具,只能玩玩而已,绝不能永远守着它,否则就将一事无成。”
听完这些,女友立即露出钦佩的表情。
同样的问题,在不同的场合中,有不同的回答方式,不能千篇一律。
坚持原则和自己的观点并没有错,但是用什么样的回答方式表达自己的观点,就比较考验一个人的智慧了。
那么,在不同场合中,应答方式要把握哪些原则呢?
1.话到嘴边留三分。
也就是说,回答问题时,要给自己留有余地。
俗话说“打人不打脸,骂人不揭短”
,尤其是在公众场合,无论大家是多么熟悉的朋友,回答对方问题时也不宜揭短,将对方陷入尴尬境地。
这不仅损害对方在公众中的形象,也会降低自己的形象,而且会造成彼此间的矛盾。
2.公共场合,言多必失。
常言道“言多必失”
,在公共场合回答问题时,要言简意赅,如果总是没完没了地讲,哕唆不说,言语里肯定会不自觉地暴露出许多问题,而且还会引起他人的反感。
因此,在人多的场合,回答问题要尽量少说,做到掷地有声才能让别人信服。
如果唠叨个没完,很容易暴露自己的弱点。
3.正式场合,用语要得当。
俗话说“关起门来可以无话不谈”
,甚至说一些放肆的话,但在公共场合或者有外人在场时,回答就要讲究分寸了。
也就是说,回答也要注意正式场合和非正式场合。
正式场合回答时要严肃认真,事先要有所准备,不能乱答一通。
回答应遵循内外有别的原则,让人觉得你是一个识大体、有修养的人,如果打破了这一界限,很容易就会成为别人指责的对象。
4.说话语气,要把握好尺度。
回答要与场合中的气氛相协调,别人办喜事的时候,千万不要说悲伤的话;在人家悲恸的时候,不要说逗乐的话。
古有“一语千金”
之说,也有“妙语退敌兵”
之事,能说会道也是一种本领。
我们要重视答的作用,还要讲究答的艺术,针对不同场合、不同对象,选用最得体、最恰当的语气来回应,才能收获最佳的效果。
2.如何回应上司的批评和指责
不管是什么人,也不管你是什么人的下属,都会有受到老板责骂的时候,此时,大家心里都会不舒服。
但是,假如老板当面责骂你,你就怒气冲天、脸红脖子粗、冲动行事,事后你肯定会后悔。
因此,当你想要发脾气时,最好在心中默想:“等一等!”
这句“等一等”
,就是让你忍耐的意思。
(第1页)
请关闭浏览器阅读模式后查看本章节,否则将出现无法翻页或章节内容丢失等现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