肃宗搀住李泌笑问道:“现在爱卿的愿望已经实现,天下何时才得平定?”
原来,肃宗到来时,见李泌正在酣睡,就悄悄爬上床,把李泌的头轻轻放在自己的大腿上,以此了却了李泌的一大心愿。
肃宗以一条大腿付出片刻之劳,这种小小的感情投资,令功臣感激涕零,那简直太值得了。
由此可见感情投资,不在乎有没有东西或者东西的多少,有些时候也许一钱不值的东西也能笼络人心。
常言道:“士为知己者死,女为悦己者容。”
能为知己者死的,必欠下了天大的人情,因此偿还人情也就成了他们矢志不渝的目标。
公元前239年,燕国太子丹在秦国做人质,秦国对他很不友好,太子丹对此怀恨在心,偷偷逃回燕国,于是秦国派大军向燕国兴师问罪。
太子丹势单力薄,难以与秦兵对阵,为报国仇私恨,他广招天下勇士,去刺杀秦王。
荆轲是当时有名的勇士,太子丹把他请到家里,像招待贵宾一样,对荆轲照顾得无微不至,终于,打动了荆轲。
后来,又对逃到燕国来的秦国叛将樊於期以礼相待,奉为上宾。
二人对太子丹感激涕零,发誓要为太子丹报仇雪恨。
荆轲虽力敌万钧,勇猛异常,但秦廷戒备森严,五步一岗,十步一哨,且有精兵护卫,接近秦王难于上青天。
于是,荆轲对樊於期说:“论我的力气和武功,刺杀秦王不难,难在无法接近秦王。
听说秦王对你逃到燕国恼羞成怒,现正以千金悬赏你的人头,如果我能拿到你的头,冒充杀了你的勇士,找秦王领赏,就能取得秦王的信任,并可乘机杀掉他。”
樊於期听罢毫不犹豫,拔剑自刎。
荆轲带着樊於期的人头和督亢地方的地图,去见秦王,这两件东西都是秦王想要得到的东西。
但他未能杀掉秦王,反被秦王擒杀,只为后人留下了“风萧萧兮易水寒,壮士一去兮不复还”
的悲壮诗句和“图穷匕见”
的故事。
樊於期之所以能“献头”
,荆轲之所以能“舍命刺秦王”
,完全是为了回报太子丹的礼遇之恩。
“投桃报李”
、“滴水之恩,涌泉相报”
,足以说明“恩惠”
对人心感化的巨大作用。
谁都知道,有了“人情”
好办事。
但“人情”
都是有限的,就像银行存款一样,你存进去的多,能取出来的就多,存得少,能取出来的就少。
你若和别人只是泛泛之交,你困难时别人帮你的可能性就很小,因为人家没有义务帮你。
如果你平时多储蓄“人情”
,甚至不惜血本的投资,急着求人办事时就不至于犯难了。
(第3页)
请关闭浏览器阅读模式后查看本章节,否则将出现无法翻页或章节内容丢失等现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