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26章 第26集-《妙法莲华经》

第26章 第26集(第1页)
🎁美女直播

我们看“显示真实”

的第一段,“大事因缘”

过去没有学《法华经》之前,我们修学佛法是靠法力的摄受。

我们修布施,就靠布施的法来引导我们;我们修持戒,就靠持戒的法门来引导我们。

这种以法门来引导内心的法,到最后都会有困难的,就像舍利弗尊者,“心生疑悔”

,因为你没有改变的是那一念心。

本经的意思是,你要用你的理观来引导法门,而不是用法门来引导你的心。

所以我们以前的修行是一个错误的修行。

就是说,我们先要建立一个佛陀的知见,然后再去修一切法门。

这个时候,每一个法门通通是高速公路,通通畅通无比。

这就是以理观带动事修的概念。

这个理观的智慧,就是观一念心性即空即假即中所形成的清净心跟菩提愿。

这种理观的智慧,在本经当中有四个阶段:开、示、悟、入。

蕅益大师把这个“开”

判作十住,安住实相。

其实我们凡夫还没有资格叫十住,我们一般是十信。

先信,就是信解。

本经后面会说,你对于你一念心性建立清净心、菩提愿。

你都不要做,你只要产生一念的信解,那个力量就不可思议了。

你相信这件事情是可以做到的,而且你不断往那个方向走,就不可思议了,那何况是到十住。

你只要一念的信解就不可思议,那十住当然更不可思议了。

安住实相,就是“开”

,就把凡夫的这种颠倒执着打开了一点。

第二个,“示”

佛陀的光明慢慢地显示,就是十行。

不但安住,还广修妙行,广修六度的妙行。

第三个,“悟”

,这个悟就是十回向。

慢慢通过回向中道,把理观跟事修融通,理事融通。

第四个,“入”

,就是十地。

这个十地就是真实地证入,就自在无碍。

所以说,整个成败,法门到底是一种受限制的,还是畅通无阻的,关键在我们用什么知见去修这个法门。

丑二、会权归实

我们看“会权归实”

你现在懂这个理观智慧以后,再来看看权法跟实法是什么关系。

佛告舍利弗:诸佛如来,但教化菩萨,诸有所作,常为一事,唯以佛之知见示悟众生。


(第1页)

请关闭浏览器阅读模式后查看本章节,否则将出现无法翻页或章节内容丢失等现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