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36章 第36集-《妙法莲华经》

第36章 第36集(第1页)
🎁美女直播

请大家打开讲义,补充讲表第十三面,我们看三,观心无常。

这个四念处,它的本法是四谛法。

四谛法里面有知苦、断集、慕灭、修道。

这个里面的“修道”

,道法,开出来有三十七道品,其中最重要的就是四念处。

所以,整个四谛法门等于是,只要你要修出离道的,必修的。

那么四念处有两个重点:一个是不净跟苦,这两种智慧是对治爱烦恼,贪爱的烦恼,对治我们身心世界的贪爱;另一个是无常、无我,这是对治见烦恼,就是我见的颠倒——我们老是想要去掌控,这种主宰性、这种我执的颠倒。

前面的不净、苦我们说过了,我们看第三个,“观心无常”

,就是对治我见的颠倒。

三、观心无常

迷却真常,缘气纷纭集一腔。

离彼前尘相,分别成何状。

饶你会思量,终归罔象。

过未无踪,现在原长往。

切莫把流注心机作主张。

从四念处观心无常的本法来看,我们先看第二句话。

“离彼前尘相,分别成何状。”

我们的心要打妄想,它有两个重点:一个能分别的心,一个是所分别的境。

我们的妄想叫做生灭心,它是要有外境的刺激才会有的,所以,离开了外境它是不能存在的。

它不能单独存在,不像真如本性。

真如本性可以不需要外境,它能够离一切相,而单独地生起了别的功能。

佛陀知道众生的根机,众生不必要现前。

但是凡夫的妄想一定要有所缘境,说是假借四大以为身,心本无生因境有。

凡夫的打妄想一定要有外境,外境拿掉了,这个心就觅之了不可得了。

可见得这个妄想是因外境而有的,所以你没有真实体性,叫“离尘无体”

,离开外境没有真实体性。

这第一个。

第二个,“饶你会思量,终归罔象”

这说到我们众生的毛病了。

我们凡夫,尤其是那种成功人士,他往往有一种错觉,就是我为什么成功呢?因为我对我的事业,我打很多妄想,我比一般人用心。

我操碎了心,我今天才会成功。

其实不是这样子的。

你会成功,跟你打妄想没有关系,是因为你有福报力,你知道吗?你不用这么操心,你也会成功,你懂吗?操心的人多了去了,少数人成功嘛,是吧?所以我们凡夫总是觉得,我什么事都得操心,这个事情才会变好。

我跟你讲实在话,这个事情会变好,你操心也没有用。

它本来就变好,它就是变好;它本来会变不好,也跟你的操心没关系。

所以我们操心叫做白操心。

“饶你会思量,终归罔象。”

可能刚好是因为你操心,这个事情本来就会成功,刚好让你碰上了,所以你认为你的操心让它成功。


(第1页)

请关闭浏览器阅读模式后查看本章节,否则将出现无法翻页或章节内容丢失等现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