的绝对境界里,佛佛惟传法体,师师密付本心,无须修持造作,本来无垢无染;所以悟道之后应即大休大歇、大破大立,这其间是无身、非树、无心、非台、无拂拭、无尘埃的,是“空”
。
有史以来诸法是“有”
,但是万法的理体为“空”
;“空”
于“有”
上显,“有”
于“空”
中灭。
这就如同钻木取火一样,木材是实有的实存的东西,而木材中原没有火,一段段剖开来亦不见有火,可是等到钻木生出火以后,火就实实在在从木材的虚空处引发了——木原无火而能生火,是“空”
中生“有”
,火源于木而见于木,是“有”
中见“空”
。
可见一切事物是“空”
是“有”
,本体上是一样的,只是随顺因缘的集散而作不同的变化罢了。
“诸法究竟无所有,是空义”
,诸法因缘生灭的道理,就是“空”
;观五蕴无我无我所,是“空”
;知一切诸法实相之毕竟空,是“空”
。
“空”
是什么?“空”
是因缘,是正见,是般若,是不二法门。
“有”
是什么?是我们的眼、耳、鼻、舌、身、意可以识察到的一切现象。
我们看到花开,花是红色的,有香味,有叶瓣枝梗,花是“有”
;看到一只小狗,它会汪汪地叫,会跑会咬人,用石头打它会痛,狗也是“有”
。
但这些“有”
,只是一种表面现象,是现象有、假名有,《金刚经》上说:“凡所有相,皆是虚妄”
,我们应该从这个角度来认识“有”
。
我们所认识的世间万象,就像这个酒缸里面的虚幻形象一样,有即是空,空即是有,如果执著不放,硬要以凡夫迷情起分别识,那就很容易以假乱真,纠缠不清了。
“空”
和“有”
是无在无不在的,它在五蕴皆空处,也在一尘不起时。
“空、有”
就和这个拳掌一样:本来是“空”
(第4页)
请关闭浏览器阅读模式后查看本章节,否则将出现无法翻页或章节内容丢失等现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