二人回到长安城里,就直奔平康坊而去。
鱼母正在家里缝补衣服,但是因为心不在焉,两次都将针扎到了自己手上。
她只得将衣服放到一边,坐在煤油灯前怔怔的出神。
听到屋外的敲门声,她才猛然回神。
“可是二位先生回来了?”
鱼母附在门上问着,在得到肯定的回答后才打开门。
温庭筠、段书瑞二人站在门口,向鱼母行了一礼。
温庭筠微笑道:“夫人,我们已经将幼薇安全送到书院了。
您可以安心了。”
段书瑞在一旁补充:“入学事宜也都办好了,幼薇五月份就回来,夫人不必挂心。”
“好、好、好……”
鱼母不住的点头,“只要幼薇能够平平安安的到达,我就别无他求了。
二位先生舟车劳顿,还请快快回去休息吧。”
二人点头告辞。
遂各回各家,故一夜无话。
翌日,段书瑞睡到日上三竿才起来。
他伸了个懒腰,随意的倚靠在床上。
虽然他为了旅途舒适特意雇了一辆宽敞的马车,车内还有柔软的鸭绒垫子,但是来回颠簸了几个时辰,他感觉自己的骨头快要散架了。
尽管休息了一夜,但起来还是感觉浑身筋骨咯咯作响,提不起精神。
他看了看窗外,嗯,这个时辰,估计鱼幼薇已经坐在讲堂里听夫子讲学了。
他本想睡个回笼觉,但想起分别时她那期冀的眼神,还是挣扎着起来,准备看一会儿书。
四书五经自己倒是熟悉了,但是唐朝的科举考试还增设了诗词、文言文等考试。
考试内容主要分为三个部分——一是“贴经”
,主要考察对经书的熟悉程度;二是“杂文”
,主要考察诗词歌赋等题材的写作水平;三是“策问”
,通常为五道时务题,考察对国家政策的了解和时政事务的对策。
其他的先暂且不论。
(第1页)
请关闭浏览器阅读模式后查看本章节,否则将出现无法翻页或章节内容丢失等现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