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风历节病脉证并治第五
属性:1.夫风之为病,当半身不遂;或但臂不遂者,此为痹。
脉微而数,中风使然。
2.寸口脉浮而紧,紧则为寒,浮则为虚,寒虚相搏,邪在皮肤。
浮者血虚,络脉空虚,贼邪不泻,或左或右;邪气反缓,正气即急,正气引邪,僻不遂。
邪在于络,肌肤不仁;邪在于经,即重不胜;邪入于腑,即不识人;邪入于脏,舌即难言,口吐涎。
x侯氏黑散x治大风,四肢烦重,心中恶寒不足者。
(《外台》治风癫。
)菊花(四十分)白术(十分)细辛(三分)茯苓(三分)牡蛎(三分)桔梗(八分)防风(十分)人参(三分)矾石(三分)黄芩(五分)当归(三分)干姜(三分)川芎(三分)桂枝(三分)上十四味,杵为散,酒服方寸匕,日一服。
初服二十日,温酒调服,禁一切鱼肉大蒜,常宜冷食,六十日止,即药积在腹中不下也,热食即下矣,冷食自能助药力。
3.寸口脉迟而缓,迟则为寒,缓则为虚。
荣缓则为亡血,卫缓则为中风。
邪气中经,则身痒而瘾疹;心气不足,邪气入中,则胸满而短气。
x风引汤x除热瘫痫。
大黄干姜龙骨(各四两)桂枝(三两)甘草牡蛎(各二两)寒水石滑石赤石脂白石脂紫石英石膏(各六两)上十二味,杵,粗筛,以韦囊盛之。
取三指撮,井花水三升,煮三沸,温服一升。
(治大人风引,少小惊痫,日数十发,医所不疗,除热方。
巢氏云∶香港脚宜风引汤。
)x防己地黄汤x治病如狂状妄行,独语不休,无寒热,其脉浮。
防己(一分)桂枝(三分)防风(三分)甘草(一分)上四味,以酒一杯,渍之一宿,绞取汁;生地黄二斤咀,蒸之如斗米饭久;以铜器盛其汁,更绞地黄汁,和分再服。
x头风摩散方x大附子(一枚,炮)盐(等分)上二味为散,沐了,以方寸匕,已摩疾上,令药力行。
4.寸口脉沉而弱,沉即主骨,弱即主筋,沉即为肾,弱即为肝,汗出入水中,如水伤心,历节黄汗出,故曰历节。
5.趺阳脉浮而滑,滑则谷气实,浮则汗自出。
6.少阴脉浮而弱,弱则血不足,浮则为风,风血相搏,即疼痛如掣。
7.盛人脉涩小,短气,自汗出,历节疼,不可屈伸,此皆饮酒汗出当风所致。
8.诸肢节疼痛,身体羸,脚肿如脱,头眩短气,温温欲吐,桂枝芍药知母汤主之。
x桂枝芍药知母汤方x桂枝(四两)芍药(三两)甘草(二两)麻黄(二两)生姜(五两)白术(五两)知母(四两)防风(四两)附子(二两,炮)上九味,以水七升,煮取二升,温服七合,日三服。
(第1页)
请关闭浏览器阅读模式后查看本章节,否则将出现无法翻页或章节内容丢失等现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