太庙自坏
唐玄宗将要巡幸洛阳时,太庙突然崩坏。
宋璟进谏道:“陛下三年服丧未满,不可离京巡幸。
发生灾变,是上天用以警诫的,陛下应停止东行。”
唐玄宗又询问已经罢相的姚崇,姚崇道:“太庙原是前秦时期修建的宫殿,后被隋文帝改为太庙,又被大唐所袭用,已存在近三百年。
高山若有朽坏也会崩塌,何况木料。
这次太庙崩坏只是凑巧与陛下东行碰到一起,不是因为你要东行才崩塌的。
陛下因关中歉收,粮运劳民,才东幸洛阳,这是为了百姓。
东都百司都已做好迎驾准备,陛下停止东行,岂不失信于天下。
依臣之见,陛下继续东行,至于太庙,让人修理就是。”
唐玄宗大悦。
算计张说
张说曾与姚崇一同担任宰相,但常发生矛盾,对他怨恨很深。
姚崇临离开时,嘱咐他儿子道:“我走之后,张说出于礼节,一定会来吊唁。
你们可将我收藏的珍宝器皿全部陈列出来,他最喜爱这类东西。
如果他看都不看,那你们就会有危险了;如果他看了,你们就将他喜欢的送给他,并请他为我撰写神道碑。
你们得到碑文后,马上誊写,呈报皇帝后立即雕刻。
张说一定会后悔,必会索回碑文,你们就告诉他已经呈报皇帝。”
姚崇走后,张说果然跟他料想的一样,为他写了碑文,并给了很高的评价,但随即后悔,派人索回,说是需要修改。
姚崇之子告诉来人,碑文已通过皇帝审阅。
张说知道后,懊悔的道:“离去的姚崇还能算计活着的张说,直到今天我才知道自己的才能不如他!”
主要着作
姚崇不仅是唐代着名的政治家,同时也是一位重要的文学家,其作品涵盖了文集、诗作以及各类奏疏和赋文等。
-《姚崇集》:姚崇着有文集十卷,虽然这部文集已佚失,但根据历史记载,它应该包含了姚崇大量的政论文章和个人创作。
-参与修定《开元前格》:这是唐朝的一部重要法典,姚崇在其制定过程中发挥了重要作用,体现了他在行政管理和法律制度建设方面的贡献。
诗文
《全唐诗》收录了姚崇的六首诗作,这些诗不仅展现了他个人的情感世界,也反映了当时的社会风貌和文化背景,主要有:《奉和圣制夏日游石淙山》、《故洛阳城侍宴应制》、《春日洛阳城侍宴》、《奉和圣制龙池篇》、《秋夜望月》和《夜渡江》。
文章与奏疏
《全唐文》中收录了姚崇的20多篇文,这些文献记录了他的政见、治理理念以及个人修养等方面的思想,这些文章包括:《扑满赋》、《请褒赏刘子元吴兢奏》《请东都别立义宗庙奏》、《请宣示豫州鼎铭符瑞奏》、《谏造寺度僧奏》、《答捕蝗奏》、《十事要说》、《东幸疏》、《答张九龄书》、《报倪若水捕蝗牒》、《造像记》和《先师冉伯牛赞》等,期中《十事要说》这篇文特别重要,因为它概述了姚崇向唐玄宗提出的十条政治建议,奠定了“开元盛世”
的基础。
姚崇的作品不仅展示了他深厚的文学功底,更体现了他对国家治理和社会发展的深刻见解。
他的诗歌表达了个人情感,而奏疏和其他文章则反映了他作为政治家的责任感和使命感。
通过这些作品,我们可以更加全面地了解姚崇作为一个多面手的历史形象。
喜欢大唐帝国的辉煌与变迁请大家收藏:(aiquwx)大唐帝国的辉煌与变迁
(第3页)
请关闭浏览器阅读模式后查看本章节,否则将出现无法翻页或章节内容丢失等现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