3 朱允炆 小辈当家是不容易的-《大明王朝的一百张脸孔》

3 朱允炆 小辈当家是不容易的(第1页)
🎁美女直播

朱允炆,大明王朝的第二位君主,年号为“建文”

,是为“明惠宗”

朱允炆登基坐上龙椅这一年只有二十一岁,说是乳臭未干有些夸张,但绝对算得上是少不经事。

而同在这一年,朱允炆的四叔朱棣已经三十八岁,正是年富力强的大好年华,而且这时候的朱棣已经在北平就藩整整十八年,也身先士卒的带领大明军队和蒙古人打了十八年,搏出了个赫赫威名,在朝野中是有一定威望与影响力的。

而反观朱允炆呢,也就是顶着一个“朱元璋长子长孙”

的名头,被朱元璋生拉硬扯的扶上皇位,无论是能力还是威望,根本与朱棣无法放在一起比较。

更别说咱们华夏历来都讲究长幼有序,尤其是信奉儒家的古代封建社会更是如此。

朱允炆小辈当家,又德不配位,他上头那些以朱棣为首的叔叔辈藩王们能服了他,那才叫怪。

而且,即便是朱允炆最能拿得出手的名头,其实细究起来,也不严谨的。

这朱允炆是朱标的次子,而且最开始还是庶出的次子,而朱标的第一任太子妃则是大明大将常遇春的女儿常氏,常氏为朱标生下了嫡长子朱英雄与三子朱允熥,只不过常氏和朱英雄都不长寿,很早就都去世了,这才让朱允炆的生母吕氏成功上位,继任第二任太子妃,而且哪怕先除去早夭的朱英雄不算,朱允炆也不算是朱元璋所有活着的孙子辈里最大的那一个,朱棡的世子朱济熺也比朱允炆年长。

也就是说,朱允炆当这个皇帝,不但不能令他那些叔叔辈的人信服,就连和他的同族兄弟很多也不服气。

就拿朱济熺来说吧,他在很小的时候就被朱元璋招到应天在皇宫里,与朱允炆一块学习,而且朱济熺曾经也很受朱元璋喜爱,和朱允炆的关系一度还非常不错。

可是,这个一切都从朱标去世开始,变得微妙了起来了。

无论是朱棡,还是朱济熺,这爷俩都对皇位有了觊觎之心,朱棡给自己的宝贝儿子朱济熺去密信,让他赖在应天府不走,时刻掌握朝廷的动态,拉拢朝臣为自己这一脉造势。

哪怕几个月后,朱元璋将朱允炆封为了皇太孙,明确了他皇位继承人的正式身份,朱棡与朱济熺这爷俩仍旧不死心,气得朱元璋下诏将朱棡臭骂一通,又下旨把朱济熺给轰回了封地。

朱允炆登基时,大明共有二十五位宗室藩王,他们的封地占据了大明的大半江山,大部分藩王手里都有一万人以上的兵力,势力小一点的藩王手里至少也有三五千兵马,而负责镇守边疆的九大藩王,不但封地更广阔,手里兵马更是多达数万。

其中仅朱棣就手握十万能征惯战的边军,而朱权手里握有包括威名赫赫的朵颜三卫在内的八万多重兵,而且这些藩王绝大部分都是朱允炆的叔叔辈,对朱允炆隔代继位做皇帝都多有不忿。

然而面对这诸多不服,朱允炆登基后,却并没有选择拉拢一批、稳住一批、分化一批、打压一批,步步为营逐步削藩的稳妥手段。

而是急于求成,在他那两个“狗头军师”

黄子澄与齐泰的建议下,开始用强硬的手段开始了全面削藩。

在朱允炆登基的第一年,他就下旨以多有不法为由,问罪于一批朱元璋的儿子们,这其中有五子朱橚、七子朱榑、十二子朱柏、十三子朱桂、十八子朱楩,废除了他们的藩王之位,将他们捉拿囚禁起来,其中朱柏被削藩后,不堪受辱、举家自焚。


(第1页)

请关闭浏览器阅读模式后查看本章节,否则将出现无法翻页或章节内容丢失等现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