上司要赢得下属的心悦诚服,一定要恩威并施,刚柔相济。
高明的企业领导深谙此理,有时两人连档唱双簧,一个唱红脸,一个唱白脸;有更高明者,可像高明的演员,根据角色需要变换脸谱。
今天是温文尔雅的贤者,明天变成杀气腾腾的武将。
1.又打又拉,唱好红白脸
在京剧里,演员面部化装,以各种人物不同,在脸上涂有特定的谱式和色彩以寓褒贬。
其中红色表示忠勇,白色表示奸诈。
不同的脸谱显示了不同的角色特征。
关系学中红白脸相间借用京剧脸谱的名称,但它要比京剧中简单化的脸谱复杂得多,它是宽猛相济,恩威并施,刚柔并用的综合,是一种高级统驭术。
高明的企业领导深谙此理,为避此弊,莫不运用红白脸相间之策。
有时两人连档唱双簧,一个唱红脸,一个唱白脸;有更高明者,可像高明的演员,根据角色需要变换脸谱。
今天是温文尔雅的贤者,明天变成杀气腾腾的武将。
历史上不乏此类高手善用此法之例证。
三国时期,蜀国南方诸夷发动叛乱。
蜀相诸葛亮深知南中之事,不仅关系到蜀汉后方的稳定,同时也关系到北伐大业,就下决心亲自率军远征。
此次出兵,诸葛亮兵分三路,沿途平定零星叛军,主力行至益州郡。
孟获为叛军头领,为少数民族首领,在南中地区很有威信和影响。
当诸葛亮听说孟获不但作战勇敢,而且在南中各个地区的部族人民中很有威望,想到如果把他争取过来,就会更好地解决少数民族和蜀汉政权的关系,消除南中时常叛乱的根源,会使蜀国有一个安定的大后方。
诸葛亮深知孟获的个性,应以攻心为上,攻城为下;心战为上,兵战为下。
不可专用武力,而应注意征服他们的心。
于是,他决定唱一次红白脸,下令只许活捉孟获,不得伤害。
当蜀军和孟获的部队初次交锋时,诸葛亮授意蜀军故意退败,引孟获追赶。
孟获仗着人多势众,只顾向前猛冲,结果中了蜀军的埋伏,被打得大败,自己也做了俘虏。
当蜀军押着五花大绑的孟获回营时,孟获心知此次必死无疑,便刁钻使横,破口大骂。
谁知一进蜀军大营,诸葛亮不但立即让人给他松了绑绳,还陪他参观蜀军营寨,好言劝他归降。
孟获野性难驯,不但不服气,反而倨傲无礼,说诸葛亮使诈。
诸葛亮毫不气恼,放他回去,二人相约再战。
孟获回去之后,重整旗鼓,又一次气势汹汹地进攻蜀军,结果又被活捉。
诸葛亮劝降不成,又一次把孟获送出大营。
孟获也是个犟脾气,回去又率人来攻并同时改变进攻策略,或坚守渡口,或退守山地,却怎么也摆脱不了诸葛亮的控制。
一次又一次遭擒,一次又一次被放。
到了第七次被擒,诸葛亮还要再放他走,孟获流着泪说:“丞相对我孟获七擒七纵,可以说是仁至义尽,我打心眼里佩服,从今以后,我决不再提反叛之事。”
结果,诸葛亮唱的这次红白脸使孟获回去之后,说服各个叛乱部落全部投降,南中地区重新归属蜀汉控制。
自此,蜀国的大后方变得稳定,南方各族人民也得以休养生息,安居乐业。
统治者需应付的事,需对付的人各式各样,所以只有一手是不行的。
红白脸相间也就是一文一武,一张一弛,既有刚柔相济,又恩威并施,各尽其用。
任何一种单一的方法只能解决与人相关的特定问题,都有不可避免的副作用。
对人太宽厚了,便约束不住,结果无法无天;对人太严格了,则万马齐喑,毫无生气,有一利必有一弊,不能两全。
在日常工作过程中,身为领导者,对部属下达任务,发号施令,这是很自然的事情。
可是,怎样下达命令才会使自己的计划能得到彻底的实施呢?才能使部下乐于积极、主动、出色、创造性地去完成工作呢?
(第1页)
请关闭浏览器阅读模式后查看本章节,否则将出现无法翻页或章节内容丢失等现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