阿基米德用一根杠杆解决了力学上的“金字塔”
。
因循守旧是思维的大敌,破除传统的思维方式,找到可以使你事半功倍的基点,把头脑的功能发挥到极致。
恰到好处地运用逆向思维
元前212年,一群罗马士兵攻进了叙拉古城,当他们手持长矛盾牌冲进一户人家时,一个老人正在澡盆里洗澡。
澡盆里的水已经溢出了盆外,流了一地,而坐在澡盆里的老人却全神贯注地用手在地上画着一道道的公式,丝毫没有在意冲进屋里的士兵。
老人从澡盆里的水溢出水盆中得到启发,他想证明一下水的浮力原理。
当一个士兵朝着他粗暴地扬起长矛时,老人说:“等一等,请让我把这道公式证明了以后……”
不等老人说完,那挺长矛刺进了老人的胸口。
老人死了,那道留在地上的未完成的公式成了一道永远没有解开的力学之谜。
这个老人就是在物理学中引入重心概念的“阿基米德定律”
的发明者—阿基米德,他的“给我一个支点,我可以撬动地球”
的原理被称为“杠杆定律”
。
一根杠杆和一个地球相比,用数字很难算出二者之间力的悬殊,但是阿基米德成功地解决了二者之间的关系。
把这个原理用到我们的日常生活当中来看,很有普遍意义,这就是如何运用与众不同的思维方式。
事物都有一般规律,当我们在处理日常生活中的问题时,通常依照事物一般规律的思维去解决问题,可是,当我们遇到特殊问题的时候,惯性的思维方式就显得无能为力了。
军事上有一条成功的策略叫:声东击西,将计就计,讲的就是利用逆向思维。
我们先来看一个以诈讹诈的故事:
元初时,有一对著名的父子将领,那就是中统三年任行军总管的张弘范和他的父亲张柔。
有一次,张弘范跟随亲王合必赤前往山东讨伐起兵反元的李条。
张柔望子成龙心切,希望儿子能在这次战役中显露才华,立功领赏。
部队开拔之前,老谋深算的张柔对儿子耳提面命:“围城时,你不要贪生怕死,避开险地。
士兵看见你没有懈怠之心,必会士气大振,不怕牺牲。
主将以险地为职守,如果敌人来犯,必然会赶来驰援,这就是你立功的机会,你要好自为之。”
话说起兵反元的李条,虽然接受了南宋的封号,看似有南宋为后台,但坐守山东,犹如笼中猛虎,无从施展虎威,从大势上看已处于必败之境地。
围剿李条的元军很快包围了李条的老巢济南,张弘范率部下在济南城西安营扎寨。
困在笼中的李条屡屡岀兵突袭元军各营,惟独不向扎营城西的张弘范动一兵一卒。
这是怎么回事呢?张弘范脑子一转,马上察觉到对方一反常态的诡计,一条计谋在他心中形成:“我在兵家必争的险地扎营,他反倒示弱于我,以为我会麻痹大意,然后伺机以奇兵突袭我也。”
于是,张弘范将计就计,下令军士构筑长垒,里面伏有甲士。
长垒外面挖出一条宽阔的壕沟,洞门大开,佯装疏忽,等待敌军来袭。
当夜,张弘范令军士乘着夜色把沟壕挖得更长更宽,满天星斗刚刚散去,李条率领突袭大军赶到。
李军不知壕沟之下埋有伏兵,携带飞桥,拥向壕沟。
结果,一部分落入壕沟,一部分越壕而上,深入到了张弘范的大本营,等于掉进了张弘范布下的罗网之中,被伏兵所杀。
突袭的两员将领腹背受敌,进退无路,只好缴械投降。
张弘范以诈讹诈,大获全胜。
人行事总是有规律可循的,对手反常,你也要以反常的策略对付他。
(第1页)
请关闭浏览器阅读模式后查看本章节,否则将出现无法翻页或章节内容丢失等现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