蒲远山目送邮递员秦学思失魂落魄离去。
看着一脸无辜的父亲,不禁叹感叹这一家子人太善良老实。
天气渐渐转冷,十月份红苕刨后种小麦。
今年的红苕生产队统一窖藏,社员想吃红苕自己去窖房取用。
往年生产队都是直接一分了事,可是社员窖藏常常出问题,吃一小半,坏一大半。
关键这玩意产量高还不挑地,亩产三千斤以上。
家家户户分很多,可是过不完春节就坏的差不多了,第二年还要到处找种子。
红苕是个好东西,它可是咱龙国救命粮,如果不是它解放前最多两亿人口,而不是四亿人。
如果不是有它那几年困难时期可要多饿坏不少人。
这玩意蒸,煮稀饭都很好吃,软糯香甜。
但多吃爱放屁,容易消化不良。
做饲料也不能加多了,因为淀粉含量很高,兔子消化系统弱,容易产生消化系统疾病。
最好是做红苕粉条,好吃不贵,可惜生产力不行,量小了不够折腾的。
生产队的麦子可不是满地种,而是隔一米种一条留一条空地。
开春可以种苞谷,辣椒,棉花等农作物。
通过队长蒲远山知道种小麦后兔害最猖獗,为此他又为队里贡献了一百只健壮的种兔。
他敢保证方圆三五公里没有大面积兔害。
从十月一日开始蒲远山也开始放星期日,其实是他想偷懒了。
他一个人从早到晚上七八门课,受不了啊。
也就是他修炼后的身体比生产队的牛还抗造。
今天放假,蒲远山准备去生产队堰塘钓鱼。
队里的堰塘有三四十亩,最深处有近十米。
一下大雨,山水沿着山边水渠流入堰塘储存,开春后田间灌溉全靠它了。
大队安排一马姓五保户专职管水养鱼,其实管水才是正经,鱼不鱼大队没指望也不在乎。
因为这年头队里就没有爱吃鱼的。
一是不会煮鱼,腥味大。
二是刺多没时间吃。
三是没油啊!
没油做个屁的鱼。
偏偏这马老汉是个勤快人,天天割草喂鱼。
除了冬季,春夏秋三个季节他就没闲过。
堰塘里的鱼那是又肥又大。
五六年了,大队就没管过这事儿,就好像忘记了当初放过鱼苗这回事儿。
蒲远山都馋了三个多月了,但是没有菜油,只能望鱼兴叹。
(第1页)
请关闭浏览器阅读模式后查看本章节,否则将出现无法翻页或章节内容丢失等现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