q第五章一味幻想,不如行动
幻想是美好的,现实是残酷的。
没有幻想,人就会少了很多安慰,然而,人生和命运不是单靠幻想就能想出来的,如果沉溺于幻想,脱离实际,把自己放到想象的世界中,那么你将永远不会成功,只有从幻想中走出来,积极行动,才能获得真正的成就。
与其心动,不如行动
深受世人尊敬的未来学家乔尔?巴克说过:“只有想法没有行动,无非是在做梦;只有行动没有想法,那简直无异于浪费时间。
想法和行动在一起才能改变世界。”
著名心理学家弗洛伊德更是将空想命名为“白日梦”
。
他认为,白日梦就是人们在现实生活中由于某种欲望得不到满足,于是通过一系列的幻想在心理上实现该欲望,从而为自己在虚无中寻求到某种心理上的平衡。
但是,光有梦想,没有行动是永远无法取得成功的。
因为没有行动,梦想就只是“镜中花,水中月
一年夏天,一个乡下青年登门拜访年事已高的著名作家爱默.生。
这名青年自称是一个诗歌爱好者,并表示自己从7岁起就开始进行诗歌创作,可是由于地处偏僻,一直得不到名师指点,因此一直没有什么建树。
他十分仰慕爱默生的大名,故而千里迢迢前来寻求丈学上的指导。
这个青年虽然出身贫寒,但谈吐优雅、气度不凡。
爱默生和他交流一番后,对他十分欣赏。
为了得到指点,青年告辞时特意留下了自己的几页诗稿。
爱默生读了诗稿以后,认定这个青年在文学上将会大有前途,于是决定凭借自己在文学界的影响来大力提携他。
于是,爱默生便将那些诗稿推荐给文学刊物发表,然而,这些作品反响不大。
爱默生很想帮助青年,十分希望这个青年继续将自己的作品寄来。
于是,二人开始了频繁的书信来往。
在书信中,青年诗人大谈特谈文学问题,才思敏捷,他的信往往一写就长达几页,才气更是让爱默生极为喜爱。
后来,在与友人的交谈中,爱默生经常提起这位青年,青年很快就在文坛有了小小的名气。
但是,没过多久,这位青年寄来的诗稿就越来越少了。
尽管他的信越写越长,其中奇思异想层出不穷,但是诗作却逐渐少了,这让爱默生感到很奇怪。
凭着对人性的深刻洞察,爱默生感觉到这个青年身上出现了一种危险的倾向。
二人的通信一直在继续着,但是讨论与交流已经不是书信的主题了。
爱默生的态度逐渐变得冷淡,成了一位倾听者,而青年则如同一个演讲者。
时间过得很快,秋天到了。
这一天,爱默生去信邀请这位青年诗人前来参加一个文学聚会。
青年诗人接到邀请十分高兴,如期而至。
聚会前,爱默生把青年诗人带到自己的书房,进行了一番对话。
爱默生说出了自己的疑问:为什么后来不给我寄稿子了?"
“哦,因为我在写一部长篇史诗。”
青年诗人郑重地回答道。
"
你的抒情诗写得很出色,为什么要中断呢?"
青年诗人点了点头,说:“可是,要成为一个大诗人就必须写长篇史诗,小打小闹是毫无意义的。
(第1页)
请关闭浏览器阅读模式后查看本章节,否则将出现无法翻页或章节内容丢失等现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