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在外面跑了一天不累么,才回家就又往外跑。”
见到儿子从外面回来,许氏不由说了一句,但随即见到他一脸喜上眉梢的样子,心中又不免觉得诧异。
“我听说谢平安生病了,过去看了看他。”
周朝南回了一句。
许氏听他说谢平安,心中也不免起了几分怜惜,无父无母独自一人生活,身子还不好,生病了也只能自己照顾自己,也确实是可怜,也不由问了一句:“瞧着如何,身子可好些了?”
“说是吃了药,看着好些了,也有精神跟我说话,应该是没有什么大碍。”
想到先前在谢家,也亏得谢平安跟他多说了几句,他才有勇气去找杏儿问个清楚,也才知道,愿来杏儿是喜欢他,愿意嫁给他的,想到这儿,心中又不由涌起一阵喜意,面上也带了出来。
许氏看他这样子,心中就更疑惑了,只是去看看谢平安,绝对不会是这个样子,应该是还有别的事,不由问道:“你这是遇上什么好事了吗,瞧着这么高兴。”
“嘿嘿,阿娘我想娶苏杏儿,你请个媒人去说亲呗!”
杏儿那边都问清楚了,那他自然也没有瞒着家里的必要,尽早请了媒人去说亲的好,只要把亲事尽快定下来,他才能安心,杏儿那么好看,万一被别家抢了先,他得后悔一辈子。
一听这话,许氏顿时皱眉:“我之前不是跟你说过了,我中意的是苏欢喜,那姑娘勤快能干,苏杏儿只是长得好看,平常都不干活的,养得太娇气了,我们这样的人家,不适合!”
若是有钱的人家,不需要人干活,把人养在家里白吃白喝也没问题,但他们这样的人家,娶回家的媳妇哪能不干活,她这做婆婆的,不敢说多和善,但绝不会无故磋磨人,嫁进来的媳妇日子不会差了,苏欢喜这样的,她就很中意,但苏杏儿这样,她就不太中意了。
听着又是这一套话,周朝南也不免觉得有些心浮气躁了起来,他是真喜欢苏杏儿,姑娘对他笑得那样小意温柔,只想一想,他心里就能软得一塌糊涂。
“阿娘,我喜欢杏儿就要娶她,我才不会娶苏欢喜,黑得跟块碳似的,一点都不好看。”
想了想,又补充道:“阿娘,你不用担心干活的事,我会帮着一起干活的,杏儿是娇气了些,但也不是什么都不会做。”
农家姑娘基本的家务活儿都能做的,至于外面地里的活儿,他觉得没有必要让她下地,家里这么多男人干活呢,再则说了,家务活儿,有阿娘还有嫂子在,家里这点活儿也不算什么。
这媳妇还没娶进门,儿子就开始不听话了,一心向着对方去了,许氏越听越觉得有些不对味儿。
抬眼猛的看向他,道:“你跟苏杏儿,是不是有了首尾?”
她一向听话的儿子,突然不听话起来,要说这其中没有什么事,她都不信,那个苏杏儿,是不是有些不要脸了。
被许氏这么一问,周朝南也有些不好意思起来,他们俩这算是私定终身了吧,好像也确实不合规矩。
“阿娘,我们没有什么的,我只是去问了问杏儿,问她愿不愿意嫁给我,她说愿意,我才想让阿娘你去提亲的。”
除了这些,他们也都有守着规矩,并没有做什么。
听着这些,许氏深吸了一口气,心里是很气恼的,婚姻之事都是父母做主,他跑去问就不对,苏杏儿还答应他,这就很不应该,姑娘家的体面一点不顾,可不是什么规矩的姑娘。
心里对苏杏儿的不喜,又添了几分,本就不是个会过日子的,还不规矩,任哪个做婆婆的也不会喜欢这样的儿媳妇。
“你让我去提亲,她那个阿娘怕是会把我打出来。”
赵氏是什么人,嫌贫爱富势力得很,他们周家日子还算过得去,但赵氏必然是看不上眼的,再则,对方要的聘礼也不会少,大儿媳妇给了十两银子的聘礼,没道理二儿媳妇却要出更多的聘礼吧!
她心下思量着,赵氏那样的人,嫁个闺女,少说也要二三十两银子的聘礼,这个钱不是拿不出来,但会坏了家里的规矩,到时候大儿媳心里必然不会痛快,岂不是闹得家里不合。
“不会的,杏儿都答应了,她会跟她阿娘说的。”
周朝南连忙道。
(第1页)
请关闭浏览器阅读模式后查看本章节,否则将出现无法翻页或章节内容丢失等现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