城外的战事结束后,高都城和泫氏城相继投降。
司州再次收复这两座城池,将北部边境推回到羊头山一带。
沈劲看到面目全非的郑遇,伤感之中又带着些庆幸,“活着就好,使君知道你还活着,不知道得多高兴,他一直后悔派你去守泫氏。”
郑遇声带受损,说话有些嘶哑,“可我丢了泫氏……”
沈劲上前拍拍他的肩膀,“使君是什么样的人,你知道的,如今泫氏城已经收复,你也回来了,那就还是交给你。”
郑遇不再多说,用力点点头。
刘牢之将慕容宝和伤而未死的兰汗带了过来,“这两人怎么处理,不知道有没有用?”
沈劲笑道:“那就要看慕容垂觉得他们值多少了。”
刘牢之懒得理会这些,说道:“这边交给你了,我先回野王休整几日,顺便探听下安阳那边的动静。”
沈劲称赞道:“道坚这次奔袭,辗转两百多里,连破数城,实在是令人佩服。”
刘牢之谦虚道:“小城何足道哉,倒是往铜雀台砸了几块石头,有些爽快。”
众人一起大笑起来。
宽阔的河道上,谢玄和刘建正率军溯流而上。
慕容评南下后,两人放弃了刚刚夺下的顿丘,回到了停靠在黄河里的战船。
刘建看着荒凉的黄河北岸,叹息道:“好好一块沃土,打来打去的,大家都种不成。”
“天下纷扰,四分五裂,哪来的沃土?”
谢玄摇头道。
他们放弃顿丘是无奈之举,少民少粮,根本没法守,晋、燕两国边境的区域大多如此,要么是军屯,要么是荒地。
王凝之能守安阳,是因为那里靠近邺城,比较繁华,赶走了百姓之后,能在城中获得足够的粮食供应,边境县城可没有这条件。
刘建不和文化人纠结字眼,问道:“我们接下来怎么办,想要北上的话,绕不开慕容评的大军。”
谢玄凭栏北望,“先去枋头,将燕军调动起来,总会有机会的。”
顿丘城中,慕容评见到了灰头土脸返回的慕容德。
“朝廷不是下旨让你小心提防的,怎么还是如此大意?”
慕容德一脸悻悻的,“我只看到卫县方向的晋军,不成想黎阳方向还有一支。”
慕容评不满道:“你若及时返回顿丘城中,晋军如何能偷袭成功?”
慕容德哼了一声,忍下这口气,没有争辩。
“这次就算了,饶你一回,”
大敌当前,慕容评不敢把人得罪死了,“我一会便返回荡阴,给你再留下五千人,你务必守好顿丘。”
慕容德勉强拱拱手,他是个有野心的人,实在看不上现在的慕容评,只知道捞钱享乐不说,不思进取却又揽权不放,不给他们这些拼死拼活的慕容家子弟机会。
慕容评根本不在意他的态度,郑重其事地交代了几句,这才率军离开。
荡阴(今安阳市汤阴县)位于安阳以南三十里,“文王拘而演周易”
的羑里便在这一带。
(第1页)
请关闭浏览器阅读模式后查看本章节,否则将出现无法翻页或章节内容丢失等现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