为什么?”
“可能是因为我信仰自由,还因为我辛苦学医,并不只是为了给那些肥得流油的有钱人做冠状动脉搭桥。”他的谎话说得自然流畅。
“可为什么要去两年?一般人也就去三到六个月,最多一年。两年也太长了。”
“是吗?”让-皮埃尔苦笑一声,“知道吗,短时间内很难成就真正有价值的事情。那种短期派驻医生的做法其实收效甚微。当地的反抗军需要的,是持久的医疗机构,一个稳定的医院和一批至少一两年不会变动的医护人员。现在这种情况,生了病,受了伤,人们都不知道应该往哪儿送;而且他们也不遵医嘱,因为还不了解对方,不敢轻信;况且也没人有时间接受卫生教育。志愿者来来回回需要大笔花销,即使是‘免费’出力也是杯水车薪。”让-皮埃尔说得太过投入,差点连自己也相信了。他得不断提醒自己奔赴阿富汗的真正动机,以及一待就是两年的真实原因。
身后的一个声音说道:“是谁要免费出力啊?”
他转过身,见一对情侣端着餐盘走过来:瓦莱丽,跟他一样是实习医生;另一位是她的男友,一位放射科医师。两人在让-皮埃尔与棕头发女学生那张桌前坐下。
女学生回答了瓦莱丽的问题:“让-皮埃尔要去阿富汗给反抗军治病。”
“是吗?”瓦莱丽一脸意外,“听说休斯敦已经有一份不错的工作在等着你了。”
“我拒绝了。”
瓦莱丽一脸佩服。“可是为什么?”
“那些人为自由奋战,拯救他们的生命,我认为值得。光救几个得克萨斯的有钱佬也改变不了什么。”
那位放射科医师并不像他女朋友一样为让-皮埃尔所动。他咽了一大口土豆,说道:“不怕。反正等你回来,再找一份同样的好工作也不是难事——到时候既当了英雄,又做了医生。”
“你这么觉得?”让-皮埃尔平静地说道。他并不喜欢这个话题现在的走向。
“去年这个医院有两个人去了阿富汗,”放射科医师继续道,“回来后找的工作都不错。”
让-皮埃尔强忍着笑了笑。“能活下去还有活儿干,真不错。”
“就应该这样!”女学生有点愤愤不平,“都已经做出那么大牺牲了!”
“那你父母对此怎么看?”瓦莱丽问。
“我母亲很赞同。”让-皮埃尔说道。她当然赞同了:她崇拜英雄。他父亲却不然。对于那些满怀理想奔赴阿富汗救治反抗