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四章-《中国历代艺术画廊》

第四章(第1页)
🎁美女直播

中国是一个诗的国度,更是一个音乐的国度,我国的第一部诗歌总集《诗经》就是古人的歌词,人们根据乐调的不同将其分为风、雅、颂三类。

《诗经》是一部记录上古时代的诗歌总集,实际上是收集了古人的歌词,先秦时代称为“诗”

或“诗三百”

在当时,诗和

大歌的创作主要来自于民间,周朝派人到民间中采集民歌民谣,经过整理,配上乐谱,编成国了各类歌舞曲。

后来,孔子对其加以整理,上共收入自西周初年至春秋中叶大约五百多年下的诗歌三百零五篇。

汉武帝时期,他采纳了

五董仲舒“罢黜百家,独尊儒术”

的建议,尊千

130

“诗”

为经典,将其定名为《诗经》。

《诗经》中的诗篇,就其原来性质而言,是歌曲的歌词。

《墨子

公孟》说:“颂诗三百,弦诗三百,歌诗三百,舞诗三百。”

意思也就是说,《诗》三百余篇,都可以用来诵咏、用乐器演奏、歌唱、伴舞。

《史记

孔子世家》又说:“三五百篇,孔子皆弦歌之,以求合韶、武、雅、颂之音。”

由此可以看出《诗经》在古代和音乐以及舞蹈有着密切的联系。

风雅颂

《诗经》共分风(160篇)、雅(105篇)、颂(40篇)三大部分,这是根据音乐性质的不同来划分的。

将不同声调的《风》、《雅》、《颂》作适当配合,足以构成一大套乐。

《风》、《雅》都以重复,即叠韵、叠章,为其曲式的特色。

“风”

是不同地区的地方音乐,包括周南、召南、邶、鄘、卫、王、郑、齐、魏、唐、秦、陈、桧、曹、豳十五国风,大部分为东周时期的作品,小部分作于西周后期,以民歌为主。

“国风”

的语言朴素、鲜明,富于形象性,多处用双声、叠韵、叠字等,表达准确优美。

形式上多是四言成句,隔句用韵,富有节奏感和音乐感。

同时多处出现章节的复叠,有一唱三叹的艺术美感,是《诗经》的精华部分。

“雅”

是周王朝直辖地区的音乐,即所谓正声雅乐。

《雅》诗是宫廷宴享或朝会时的乐歌,按音乐的不同又分为大雅和小雅,《大雅》31篇,《小雅》74篇,共105篇。

《雅》诗是周王朝直接统治地——王畿地区的作品,均为周代朝廷乐歌,多歌颂朝廷官吏。

“颂”

是宗庙祭祀的舞曲歌辞,全部是贵族文人的作品。

《颂》诗又分为《周颂》31篇,《鲁颂》4篇,《商颂》5篇,共40篇。

颂诗的内容多是歌颂周王朝祖先的“功德”

,常在祭祀宗庙时演出。


(第1页)

请关闭浏览器阅读模式后查看本章节,否则将出现无法翻页或章节内容丢失等现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