案例回放在小青的心目中,妈妈是最疼爱她的人了,因为在小青的记忆中,妈妈从未打骂过她。
即使自己犯了很严重的错误,惹得妈妈非常恼火,只要自己哭几声,或者给妈妈说些好听的话,妈妈就会原谅自己,或者从轻发落,假装打自己几下了事。
小青还觉得妈妈总是像“小保姆”
似地来照顾自己的生活。
平时在家里的时候,小青从来不做家务,一吃完饭,就舒服地坐在沙发上看电视,有时候还会让正在收拾餐具的妈妈帮她洗水果。
如果妈妈让小青自己洗,她就不高兴了,小嘴撅得高高的。
有一次,学校里举行联欢晚会,小青参加了舞蹈节目。
在化妆间,别的同学都是自己在忙着换服装,可是小青却笔挺地站在那里,任由妈妈手忙脚乱地帮自己换舞蹈服、舞蹈鞋。
小青还不耐烦地催促妈妈:“妈妈你快点,你看别的同学都换好了。
你怎么这么慢啊,真是的!”
后来,在表演的过程中,小青头上的小红花掉下来了。
小青一下舞台,就冲着妈妈喊:“都怪你,要不是你,我就不会出丑!”
说着就跑远了,只剩下难过的妈妈站在那里。
从上面的例子中,我们知道小青之所以会有这样的表现,和妈妈的教育不无关系。
对孩子而言,“妈妈”
不仅仅是一个简简单单的称呼,它还包含着深厚的责任。
妈妈是孩子的第一任老师,6-12岁正是孩子成长的关键时期,任何一件细微的事情都有可能对孩子未来的发展产生重要的影响,因此妈妈教育责任的重大性是不言而喻的。
教育专家指出,妈妈的教育对孩子的一生非常重要:有什么样的妈妈,就会有什么样的孩子。
专家还指出,妈妈对孩子的教育重点在于身教,身教是品德的示范、是品位的渲染。
妈妈培养孩子的成长,是一个繁杂而有趣的过程,其重点是培养孩子的良好行为与品德。
其实,妈妈教育好一个孩子,必须从生活中的点滴小事做起,那么具体应该怎么做呢?
妈妈改变
1.爱孩子,提高爱的质量
环顾我们现在的家庭教育现状,所谓的“保姆妈妈”
、“奴隶妈妈”
、“糊涂妈妈”
越来越多,由此导致了诸多严重的家庭教育问题的产生,影响了亲子关系,也影响了孩子的健康成长。
爱孩子是妈妈的天性,我们提倡妈妈要爱子有道,也就是说,妈妈在爱孩子的同时要秉持和使用一些做妈妈应有的原则与智慧,这样才能提高爱的质量。
让我们一起来看看果果的妈妈是怎么做的吧。
果果很喜欢吃甜食,结果不到10岁的她就已经有两颗蛀牙了。
因此,妈妈严格要求果果的饮食卫生,规定果果每天最多只能吃两块糖,晚上睡觉前不能吃零食。
有天晚上,果果突然想吃东西,就告诉妈妈:“妈妈,我饿了,我想吃几块饼干。”
可是妈妈却拒绝了果果的要求:“马上就要睡觉了,不能吃东西了。”
果果向妈妈撒娇:“不嘛,我就要吃,我就要吃。”
她以为这下妈妈会答应,可是妈妈仍然无动于衷。
无奈之下,果果使出了“撒手锏”
(第1页)
请关闭浏览器阅读模式后查看本章节,否则将出现无法翻页或章节内容丢失等现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