案例回放
10岁的卓卓已经读小学四年级了。
卓卓平时学习很用功,做作业从来不用妈妈催。
但是她的学习方法有些问题,学习成绩也不见提高,总是在中游徘徊,因此妈妈对卓卓的学习成绩也不是太满意。
最近,班里要举办一堂生动的自然课——“走进大自然”
,为了举办得有声有色,老师让同学们课下多观察观察大自然,好好准备一下。
于是,卓卓放学后就在小区的花园里忙了起来:卓卓捡了几片掉在地上的银杏叶,打算拿回家做成标本;还仔细地观察了花园里的月季花,想着回家后和家里的月季花比较一下,看有什么不同。
卓卓回到家后,放下书包就兴致勃勃地去观察家里的月季花了。
恰巧妈妈下班回家,看到了这一幕,妈妈有点生气:“卓卓,怎么不去写作业啊?”
“妈妈,老师让我们准备‘走进大自然’的课呢。
我准备了两个内容:一个是银杏叶标本,另一个是……”
卓卓的话还没讲完,就被妈妈打断了:“你花费那么多的时间在这些乱七八糟的事情上干什么?你只要好好学习就行了,快点儿回屋写作业去吧。”
看到妈妈严厉的目光,卓卓只好回到自己的房间去写作业了。
卓卓的妈妈没有理会老师的要求,只是让孩子一本正经地学习,这种逼迫式的做法是很容易伤害孩子的学习兴趣的。
老师让孩子们多观察大自然,其实是一个很好的教育机会,妈妈应该让孩子在大自然中学习。
众所周知,现在的孩子普遍学习负担过重,妈妈也都知道孩子学习很辛苦,却都不愿意放松对孩子的要求。
很多妈妈只是沉迷于让孩子学习书本上的知识,而剥夺了孩子接近大自然的机会。
妈妈在家庭教育中要鼓励孩子到大自然中学习,这样才能为孩子的知识提供更多的实践基础,也更能激发孩子的学习兴趣。
人是大自然之子,亲近大自然是人的本性,大自然是孩子学习的天然课堂更是孩子成长的快乐园地。
可是如今在城市里长大的孩子都是温室里的花朵,离蓝天、花草、动物等自然因素越来越远了。
在钢筋混凝土构筑的高楼大厦里,在防盗门与防盗窗隔绝的狭小空间里,孩子逐渐丧失了接近大自然的机会,试问这和动物园笼子里的动物有什么区别?
因此,妈妈们让孩子到大自然中学习,是很有必要的。
大自然是一本内容丰富的百科全书,胜过孩子手中的任何一本教科书。
大自然中孕育着无限美好的风光、自然生命的乐趣以及寓意丰富的哲理,这都是孩子教育的必修课。
让孩子到大自然中学习,那么妈妈具体应该怎么做呢?
妈妈改变
1.经常带着孩子进行户外游戏和活动
有教育专家称孩子对大自然的兴趣最初是通过游戏和活动的方式来表示和发展的,因此妈妈不妨经常带着孩子进行户外游戏和活动,通过这种方式来引导孩子探索大自然的奥秘,让孩子体味其中的乐趣。
户外游戏和活动有很多,下雪的时候,妈妈可以带着孩子滚雪球、打雪仗、堆雪人;春天妈妈可以带着孩子踏青、植树,不仅让孩子体验到了自然的乐趣而且绿化了环境;天气晴好的时候,妈妈可以带孩子去河边捉小鱼、小虾……并且给孩子讲一些有关生物方面的知识,这样孩子才能从自然中汲取丰富的知识营养。
让我们来看看李召的故事吧。
李召和妈妈是好朋友,妈妈经常带着他去外面玩。
前两天刚下了场大雪,妈妈和李召闲不住了,他们在小区外面的花园里玩了一上午的雪。
妈妈和李召一起进行滚雪球比赛,看谁滚的雪球更大、更圆。
在玩雪的时候,妈妈还让李召背诵学过的描写雪的古诗,李召津津有味地朗诵道:“千山鸟飞绝,万径人踪灭。
孤舟蓑笠翁,独钓寒江雪。”
边背还边学着蓑笠翁独钓的样子,引得旁人哈哈大笑。
妈妈又想到了一首王安石的《梅花》:“墙角数枝梅……”
“妈妈让我来背,墙角数枝梅,凌寒独自开。
(第1页)
请关闭浏览器阅读模式后查看本章节,否则将出现无法翻页或章节内容丢失等现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