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寒
属性:吴球治一人。
暑月远行。
渴饮泉水。
至晚以单席阴地上睡。
顷间。
寒热。
吐泻不得。
身痛如刀刮。
医曰。
此中暑也。
进黄连香薷饮及六和汤。
随服随厥。
吴诊其脉细紧而伏。
曰。
此中寒也。
众皆笑曰。
六月中寒。
有是事乎。
吴曰。
人肥白。
素畏热。
好服黄连及益元散等凉剂。
况途中饮水既多。
又单席卧地。
寒邪深入。
当以附子理中汤。
大服乃济。
用之果效。
震按中寒一门。
喻嘉言论之最精。
然此证易辨。
无甚诡幻。
惟内寒外热格阳戴阳者。
不可认错。
此又当于伤寒门细研之。
盖中寒与伤寒不同也。
类案载一木商。
久立风雨湿地。
衣服尽濡。
患寒热交作。
遍身胀痛。
欲人击打。
莫知为何病。
服药罔效。
忽思烧酒。
热饮数杯觉快。
数饮至醉而愈。
可见中寒之易治矣。
又载吴御医治富翁中寒。
用生附子三枚。
重三两。
作一剂。
他医减半进之。
病遂已。
吴复诊。
已知之。
曰。
何减吾成药也。
吾投三枚。
将使活三年。
今止活年半耳。
后年余。
复发而卒。
此等邪说。
殊不可信。
夫药以治病。
中病即止。
太过则变生他病矣。
是人服附子枚半。
病已愈。
则不宜多至三枚也。
若必须三枚。
则枚半未能愈其病也。
乃云吾投三枚。
使活三年。
是以之延年。
非以之治病。
何不投三十枚。
俾活三十年乎。
(第1页)
请关闭浏览器阅读模式后查看本章节,否则将出现无法翻页或章节内容丢失等现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