南吕金字经-《元曲三百首》

南吕金字经(第1页)
🎁美女直播

马致远

夜来西风里,九天雕鹗①飞。

困煞中原一布衣②。

悲,故人知未知?登楼意,恨无上天梯。

【注释】

①九天:极高的天空。

雕鹗:两种外形像鹰,威猛而善于高飞的禽鸟。

②布衣:平民,未得官职的人。

【译文】

长夜里秋风劲吹,高复的天空中,雕鹗在自由展翅,呈现着豪健的雄姿。

可是,在下方的茫茫中原,却有一名读书人不得志,困顿欲死。

这一腔悲愁,老朋友是知也不知?登楼的意绪滚滚不止,恨只恨没有登天的梯子。

【赏析】

“夜来”

二句以景起兴,又隐用了杜甫《奉赠严八阁老》“蛟龙得云雨,雕鹗在秋天”

的意境。

雕鹗搏击长空,青云得志,恰为下文布衣潦倒的悲慨作一反衬。

金朝诗人李汾《下第》诗云:“学剑攻书事两违,回首三十四年非。

东风万里衡门下,依旧中原一布衣。”

第三句“困煞中原一布衣”

,正是化用了《下第》的诗句。

“九天”

与“中原”

一高一下,可谓“霄壤之别”

一个在九天中展翅高飞,一个却在功名场中“困煞”

,作者是十分善用对比的。

“悲”

作为一字句在此时逼出,恰到好处,颇似从心底里迸发出的一声叹息。

“故人”

一句,又添写出诗人此时的孤独。

作者不甘“困煞”

,而又无法解脱的深愤,在末两句中得到了充分体现。

“登楼”

补示出诗人抒感的地点,那西风雕鹗正是登高所见的景致,“登楼”

又是文人临高凭眺、感怀起兴的习惯举动,所谓“登兹楼以四望,聊假日以锁忧”

(王粲《登楼赋》)。

然而“楼”

与“九天”

毕竟相去过远。

“恨无上天梯”

,既是实情,又是借喻,虚实相兼,增添了全曲悲凉沉郁的气氛。

小令短短七句,将悲秋、不遇、孤独、失路的种种怨愤尽数包容,可以见出作者遣词命意的成熟功力。


(第1页)

请关闭浏览器阅读模式后查看本章节,否则将出现无法翻页或章节内容丢失等现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