自认为不可能完成的任务也不要拒绝-《墨菲定律》

自认为不可能完成的任务也不要拒绝(第1页)
🎁美女直播

鲁迅先生在《无声的中国》有一段文字:“中国人的性情总是喜欢调和、折中的,譬如你说,这屋子太暗,说在这里开一个天窗,大家一定是不允许的,但如果你主张拆掉屋顶,他们就会来调和,愿意开天窗了。”

鲁迅先生的这句话说明了人们面对困难的时候产生的循序渐进心理,当遇到困难的时候,不愿意接受,可是困难有选择性的时候,就会选择容易解决的困难。

这种现象被形象地称为“拆屋效应”

很多单位的领导对这种效应深有领会,公司的管理中从员工的心理出发将拆屋效应充分利用起来,让员工知难而上,完成任务。

多数员工面对不好完成的任务的时候,都会找借口推辞,宁可被领导批评,也不愿意接招。

当领导指定你去完成任务的时候,你会怎么做呢?说“手头工作完不成”

吗?还是说“能力有限”

借口就是借口,在领导面前,任何的借口都是逃避的表现。

领导也是从员工做起的,经历过公司的各种事务,如果没有特殊的贡献,怎么能当上领导呢?也许你觉得自己用的借口很聪明,很有可能这些借口都是领导当年用过的。

你的那点小心思,领导怎么不知道呢?当你正在为自己的小聪明而窃喜的时候,更艰难的任务来了,你要选择哪一个任务呢?

记得领导让我写一个有难度的稿子,而且要求很高。

由于涉及到的内容是我所不懂的,要完成稿子需要大量地收集资料,而且未必让领导满意,我就推脱自己手头的工作太多,实在抽不出时间。

领导当时说:“你的工作我可以调给别人做,这个任务你接一下吧。”

我说:“这样做不好吧,有难度的工作应该大家分摊才公平,您说是不是?”

领导没有在说话。

没过多长时间,领导宣布晚上加班,每个人接一项任务,晚上加班完成。

那个“烫手山芋”

还是落到了我头上。

从组织资料到写稿,并不是我想象的那么难,虽然需要的时间比较长,也按期完成任务了,领导很满意。

后来我对这件事情反思,觉得当时的做法确实是错误的。

领导宁可将我手头的工作调走,也让我完成这个工作,这是对我的信任。

虽然对于我而言,这项任务比较有难度,需要浪费时间,可只要找到正确的方法,就能完满完成任务。

接受挑战也是提升工作能力的过程。

我们每天做同类的工作,已经产生了惰性,不愿意接受有挑战性的工作,安于现状。

面对新的工作任务的时候,觉得自己完不成,其实是不努力的表现。

当心理上对某项工作产生心理压力的时候,工作的难度就会无限放大,进而产生心理畏惧感,不愿意行动。

该发生的事情总是要发生的,躲也其躲不掉。

所以,与其躲避,不如直接面对。

通常难度很高的任务,领导的期望值不会很高,责任风险更小一些。

如果主动请缨将任务接下来,即便完成得不够好,也不会有什么损失,最后获得的收益超出想象。


(第1页)

请关闭浏览器阅读模式后查看本章节,否则将出现无法翻页或章节内容丢失等现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