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突然被点名的李贺手指轻颤,隔着疏窗望向空中的水镜。
【李贺的诗风向来以凄艳诡激著称,其中,“艳”
即指向他诗中的色彩语言。
“秋坟鬼唱鲍家诗,恨血千年土中碧”
,"况是青春日将暮,桃花乱落红如雨”
,"角声满天秋色里,塞上燕脂凝夜紫。
"
他用的颜色都很鲜艳,但是大家却不会觉得热烈温暖,反而是感觉很幽冷,有点中式恐怖的意思。
】
苏轼对这个新词很感兴趣:“中式恐怖,是指中国式恐怖?”
他联系李贺的诗作略作思忖,“李长吉被称作诗鬼,诗中啼、泣、血、坟、鬼灯、幽萤、山魅等字眼屡见不鲜,又辅以冷红、老红、残红、寒绿、颓绿等色,读起来确实如入幽冥之境。
"
"所以中式恐怖以色彩和寻常景致取胜?"
苏辙想了想,突然觉得后背微微发凉。
嗯……暂时有些不太想读李贺的诗了呢。
太极宫。
李世民对李贺这个名字有印象:“先前讲杜甫时似乎提到这李贺是唐室宗亲,他的诗怎的这般凄艳诡谲?"
长孙皇后看了也是觉得心惊:“莫非是如那杜甫的《登高》诗一般?”
从《望岳》到《登高》,记述了家国的离乱。
李世民的心不觉沉了沉。
【李贺是没落的唐宗室后裔,少有才学,虽然体质羸弱,但胸有凌云,以壮士自许,曾经写下了“男儿何不带吴钩,收取关山五十州。”
的句子。
】
太极宫。
李世民目露赞许:“是个好男儿!”
三国。
曹植同样目光灼灼:"捐躯赴国难,视死忽如归!李贺果真是个凌云之士!"
曹操看着神采奕奕的四子,不自觉露出欣慰的笑意,这种诗句才是他的儿子该写出来的!再次在心里将《燕歌行》与《白马篇》对比了一下,曹操觉得还是子建更顺眼。
那么问题来了,自己到底是从什么时候觉得子建不顺眼了呢?想起先前被透露的继
承人的问题,曹操不禁又露出了老父亲般的忧伤。
【但是他的仕途实在惨淡。
即使得到了名重一时的韩愈的称赞,李贺的仕进之路同样走得艰难。
第一次科考,恰逢父丧,他必须回去守孝三年;
等到守孝期满,他去参加河南府试,一举获隽,只待年底,就赶赴长安参加进士考试。
这是他离理想最近的一次。
然而,堵住他的,是一个荒唐又无解的理由。
】
(第4页)
请关闭浏览器阅读模式后查看本章节,否则将出现无法翻页或章节内容丢失等现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