此时的朱标想到了以后,朱雄英要重新走上自己的路,有些于心不忍,但是,朱标觉得自己不是个做皇帝的料,雄鹰才是!
仅仅一个洪武盐铺,就被他安排的明明白白!
要是以后掌管朝堂上那些老狐狸,看他是怎么收服人心呢!
我只需要退居幕后!
现实确如朱雄英料想的那样,朱标开始有意无意的把批改奏梳的事情,一点一点的交给了朱雄英,但是,朱雄英开始的时候,拒绝批改奏梳,但是朱标直接把相关的大臣叫来去给朱雄英上上课!
刚开始的时候,朱雄英听了也表示好好批改奏梳,大臣们也能理解朱标的难处,毕竟嘛人的精力是有限的,倒不如让年轻人多锻炼锻炼一下,但是俗话说得好,你有张良计,我有过墙梯,就这么大臣们就像老鼠钻进了风箱,两头都讨不到好,以至于大臣们觉得这爷俩都不是啥好鸟!
但是,朝政必须要运行下去,最后只能去请朱元璋来解决这爷俩的矛盾。
一天早上,有大臣说道:陛下,朝政将要废迟了,还请陛下管管太子殿下,皇长孙殿下,他们二人互相推诿,导致相关的奏梳越积越多,还请陛下处置!
这个大臣也是抱着必死的决心才敢上谏言,不然他都无法保证自己今天能不能回家看到媳妇了!
听到这里朱元璋有些为难了,说道:再议吧!
他朱元璋何尝不知道朝政废弛啊!
但是现在这爷俩正较着劲呢,如何解决!
此时的新晋大学士解缙看出了朱元璋的心事儿,出列说道:陛下,微臣夜观天象,发现咱们大明还缺一位储君啊,此话一出有如一石激起千层浪,就连蓝玉,傅友德他们这些淮西武将们都不得不侧目而视,高看了一眼这个新晋大学士!
御史王恭财直接出列,上前谏言道:陛下,臣弹劾大学士解缙妖言惑众,咱们大明朝已经有了皇太子,何曾缺过储君呢!
此时端坐在龙椅上的朱元璋意味深长的看着解缙,心想:解缙,你特么是个人才啊!
我自然知道朱雄英和朱标父子俩较劲是啥,但是你一提出后,却不得不把朱雄英册立为皇太孙了,就说道:解学士,你这话说的不对吧,我大明已经有了皇太子朱标外,又哪儿来的缺一位储君呢?这话看似批评实则有内味,解缙依旧坚持说下去后,说道:臣说的是缺一位皇太孙啊!
在场的大臣又喧闹了,这下好了,朝臣们又得分成了两派了,一派是不支持现在确立皇太孙,主要代表人物就是出自江南士族,东南士族的杨家杨再战!
另一派则是出自北方士族的李家李明博了,双方都是互相看对方不顺眼,就这么大眼瞪小眼!
看到这场景朱元璋怒吼道:够了,现在你们吵过来吵过去的,奏梳的积压,朝政的废弛,你们都没有想办法去解决,再看看太子殿下……双方一看,傻眼了!
朱标动不动就请病假,直接来个罢工了,场面顿时要多尴尬就有多尴尬,头顶倒是飞过了一群乌鸦!
……
许久。
朱元璋喘了口气,说道:朕知道你们的小心思,我在这里不点破了!
但是现在朝会期间各位大臣呐,就像菜市场的买菜大妈似的,成天就知道吵吵,现在先想办法解决问题嘛!
过了会儿后,方孝孺说道:陛下说的是啊!
我们这样吵着问题始终就在那里!
(第1页)
请关闭浏览器阅读模式后查看本章节,否则将出现无法翻页或章节内容丢失等现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