村长家养了鹅,这是郁清最近才知道的。
不过他不怎么出门,中间又隔了好几户人家,也就没领教过。
而且村长养来看家的,买来炖不可能。
586的打算是落空了。
不过,郁清倒是跟刘婶预订了几只鸭子。
稻子收割后,鸭子们在田间觅食,既能捡食田中遗落的谷粒,还能吃到丰富的水生物,很快就会肥起来。
为此,他已经提前腌制了柠檬、梅子、辣椒、酸笋,全用透明的玻璃罐子装着,每天摆在户外的小厨房外头晒太阳,就等着吃鸭子了。
胡二也眼巴巴地数着日子,有了好吃的期盼,连做事都勤快多了。
郁清干啥都被他抢过去,乐得闲着。
只是可惜,他不是陈进,闲下来也不会长蘑菇。
说到蘑菇,他想吃了。
刚刚坐下,便又起身,打算做些香菇臊子,下面条。
这个胡二就帮不上忙了。
不过这会儿不是饭点,郁清纯粹就是忽然想吃了,想吃就做。
做好了叫狐狸,他连洗碗的活都省了。
吃完面,他就出去转两圈,也不远,也就从家门口鱼塘到石桥这一段路,郁刘两家的地界。
桥边有个青年小伙,蹲在边边看着水流发呆。
郁清真怕他想不开跳河,这河虽小但也是能淹死人的,便咳嗽一声道:“劳驾让一下?”
青年回神,茫然看了一下四周,发现了另一边赶来的牛车,赶紧起身回到大路上,走进了刘家。
原来是刘婶的客人。
郁清回到院里,又琢磨着给葡萄搭个架子,引到院门旁边去,这样门口就有块天然的遮荫处了。
这些天阳光充足,偶尔才会下雨。
也好在如此,否则收回来的谷子无法晾晒,便会发芽坏掉,这一年收成可要毁了。
因为实在太忙,刘婶这些天都没空来找他了,直到这天天黑。
“小郁,你这儿还有电呢?”
刘二婶惊讶道。
“怎么?停电了吗?”
郁清奇怪道。
“是啊,我今儿刚回家就发现停了。”
刘婶纳闷地道,“你这儿咋还能亮灯呢。”
因为老宅的灯用的是自己收集的太阳能啊!
但郁清当然不能这么说,只能不慌不忙道:“我自己搞了个发电机。”
刘二婶恍然一悟,羡慕道:“果然有文化就是不一样呢,我就说了娃还是得念书没错。”
郁清哭笑不得,给她借了充电宝,给客人手机充电。
可没一会,二婶又来了,领着个客人,小声道:“她姑娘家怕黑,这电也不知道什么时候来,能过你这儿住一晚不?”
郁清当然没问题。
一看她身后,女孩原本紧紧拉着二婶,看了看灯火通明的老宅,放松了些,但看了他,又迅速低头,对二婶耳语了什么。
(第1页)
请关闭浏览器阅读模式后查看本章节,否则将出现无法翻页或章节内容丢失等现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