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陆明舒,你就不能老老实实呆在家里,别给我上外头惹麻烦吗?大户人家水深,那殷家要是没问题,好好一个娘子能突然间性情大变?反正我不同意,你不许去!”
“噗!”
曾氏正在收拾带给陆徜的包袱,见明舒倚在窗边学陆徜的样子,实在忍不住笑得前仰后俯。
别说,陆徜还就是这个调调,这个神情,明舒学到八成精髓。
“你这孩子,这么编排你阿兄?”
她笑够后把包袱往明舒怀里一塞,指头点着明舒的额头道。
明舒笑眯眯:“我学得像吧?”
阿兄是好阿兄,就是未免把她当成小孩子,护得太严实了。
所以她不准备告诉陆徜这件事,只告诉了曾氏。
曾氏被她花言巧语再加上撒娇卖乖一顿作法,完全招架不住,直接就同意了。
“倒是有几分像,你阿兄……还真是这样……”
曾氏想想明舒适才模样,又合不拢嘴。
笑够后,她方道:“去吧,把外头两坛腌菜给他带上。”
陆徜走了有大半个月,也不知在书院怎样了,母女两怪牵挂的,正好离明舒去殷家做伴读还有三天准备时间,明舒想着索性跑趟松灵书院探望陆徜,也省得去了殷家后不得空闲。
一时间东西备妥,雇的马车也到了,明舒背着包袱,左手右手各拎着一坛腌菜上了马车,挥手和曾氏告别,往松灵书院去了。
————
松灵书院在半山腰,被一片绿荫环绕,清幽雅致,是最适合读书之所在。
此时正值春日草长莺长之季,山中草木露芽,四野只有鸟啼虫呜,与书院里响起的朗朗读书声相和,愈发叫人神清气爽。
松灵书院已有百年历史,且自有一套育才本事,培养出无数能人志士,在大安朝声名远播,与朝廷兴办的官学齐名。
不少世家子弟为求学,甚到放弃进入官学的荫蔽,转而考入松灵书院成为普通学子。
书院除了收汴京城中合适的少年学子外,也接待像陆徜这样由地方选拔后推荐过来的学子。
到时中榜,这些学子与松灵书院也算有半师之缘。
毫无疑问,松灵书院是每次会试的精英汇聚地。
这些将要赴考的学子们,每日需卯时起身,先晨诵半个时辰,再绕跑书院一周以达锻体目的,卯时三刻用早饭,辰时开始上一堂课。
课只上早上半日,到午时结束,余下时辰就是学子们做功课与自由温书的时间。
身处这样的环境,面对激烈竞争,到这里的学子无一松懈,虽说半日自由,但每个人无不卯足劲力温习,不肯浪费半点光阴,有些刻苦的,都要温书至夜里丑时,一日不过睡两个时辰。
就在这样紧锣密鼓的备考中,有一个人却是例外。
那人便是陆徜。
书院免了他的束脩,又包他吃住,江宁府也给过资助,他本该专心读书才是,然而他却向山长申请了打扫书院回廊与藏书房的差事,就为拿二两银子的月例,暗地里又接替人抄书的活计,甚至还将自己读书时做的批注、文章等全都抄出售卖。
这般钻到钱眼里的举动,自然是令同窗不耻的,但最让人气愤的却是,就算陆徜分出大把心力在外务上,功课却仍旧出类拔萃,故而这些人一边暗暗瞧不起陆徜,一边却不得不乖乖买他的批注和文章。
外界流言纷纷,陆徜只不理会。
他在攒下个月要给曾氏和明舒的生活费,先前存的银子只够撑完这个月,曾氏应该会做些绣活补贴,加上他在书院得的这些银子,应该够再撑上一个月了。
(第3页)
请关闭浏览器阅读模式后查看本章节,否则将出现无法翻页或章节内容丢失等现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