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十八章-《天汉二年》

第十八章(第1页)
🎁美女直播

次日,司马迁阅外廷上书,故城父令公孙勇与客胡倩谋反,胡倩诈称光禄大夫,淮阳太守田广明发觉,发兵捕斩,公孙勇衣绣衣,乘四马车至圉,圉守尉魏不害诛之。

前是各地流民起兵,攻劫守尉,今县令谋反,衣绣衣,乘传招摇,下来该不会祸起禁中!

司马迁思之惊惧。

又见高寝郎田千秋上急变,讼太子冤,近来吏民以巫蛊相告者,验多不实,天子渐知太子恐惧实无反意,郁郁,司马迁呈书,垂手立于侧,不言。

天子看罢,垂泪,令田千秋觐见。

田千秋长八尺余,衣冠甚伟,从容言道:“臣尝梦一白头翁教臣,子弄父兵,罪当笞,天子之子过误杀人,当何罪耶!

江充小人,祸乱朝廷,太子不辜,以至兵乱,黎民涂炭,朝野哀嚎,幸主上宽宥,民得更始。”

武帝慨然道:“父子之间,人所难言,公独明其不然,此高庙神灵使公教我,公当为吾辅佐。”

遂拜田千秋为大鸿胪,下令族灭江充家,焚苏文于横桥,泉鸠里加兵于太子者,前封为侯,今皆族。

见天子意稍回,田千秋趁机谏道:“今遇明主,臣请终日正言而无诛,可乎?”

天子默,颔首。

“臣闻夏尚忠,殷尚敬,周尚文,以救其蔽故也。

汉承秦苛政之后,当以仁为先。

今贪吏为暴,民穷急愁苦,不乐生,安能避死!

望主上怜天下元元,弭狱寝兵,休养生息。”

田千秋道。

天子问侍御史,御史道:“官为无道,与民争利,非一日矣!

夫天有所分,予之齿者去其角,傅其翼者两其足,所受大者不得取小。

古之所予禄者,不食于力,不勤于末,亦受大者不得取小之意。

今则不然,官已食禄,尚割剥百姓,夫已受大,而又取小,天不能足,而况人乎!

故百姓忿怨,起而为寇。”

“中书令以为如何。”

武帝道。

“二子所言皆是,古之贤人君子在位者,食禄而已,不与民争业,今反之,故民不安。

且大军之后,累世不复,方今郡国,田野不垦,城郭不实,民不足于糟糠。

《论语》有言:‘百姓足,君孰与不足乎?’牧民之道,除其所疾,顺其所安而已。”

司马迁道。

“今卿大夫缓于谊而急于利,无退让之风而有争田之讼。

《诗》不云乎:‘尔好谊,则民向仁而俗善;尔好利,则民好邪而俗败。

’由是观之,天子大夫者,下民之所效,远方之所望,岂可居君子之位而为庶人之行哉!”

田千秋居民间,见上下迫促,民不得安数十载,今既至君前,若未以实言,恐悔余生。

为贰师兴兵,屡不胜,国已见敝,民疲国敝安能不危,昔日诸臣尽去,久无人言,武帝今日闻谏,恍若隔世。

“远人不服,则修文德以来之,陈辞而不至,则增修于德,无勤民于远,如此民可不劳,而国家安矣。”

凡有天下者,莫不贵敦檏忠信之士,疾虚伪不真之人,然主上悦谄媚之士,喜虚妄之言,以至于毁教乱治,败俗伤化,人至暮年,国岌岌而危,尚不悟,侍御史叹。

“得人者兴,失人者崩。

恃德者昌,恃力者亡。

望主上改弦易辙,与民更始。”


(第1页)

请关闭浏览器阅读模式后查看本章节,否则将出现无法翻页或章节内容丢失等现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