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9章 有道是才情难却-《穿成男频文里权臣的炮灰妻》

第9章 有道是才情难却(第1页)
🎁美女直播

侯府不比京中书香世家,但侯爷常说,不可全当武夫,要多与诗书达礼之人结交,也附庸风雅一回。”

“上次办诗会,还是在金国公府,夫人说的谦虚了,今日倒是好雅致了。”

侯夫人开了口,几位夫人纷纷迎合了上去。

很快安排了人来,将笔墨砚台都拿了上来,另外还让侍女们拿了不少首饰珠宝来作彩头,一个个摆在亭子里,都是宫里头耀眼夺目的珍品。

明眼人都瞧得出来,侯府这次排场大,必是为了侯公子的婚事费了心思的。

“那便开始吧,这品诗品字都可。

若是哪家姑娘写的好,本夫人都会赠与赏赐带回家。”

笔录先生一袭长袖青衫,一手捏住半缕胡子,一手捏着蘸了墨的毛笔,向众人高声出了诗题。

“如今正值盛夏,不如以夏为题,姑娘娘子们想到什么诗句,就答什么诗句,谁觉得想的好就往碗中放入荷花一瓣。”

立时,便有侍女排了一列,在各位姑娘和娘子身后站着,怀中还抱着几朵粉色的莲花,刚从池中摘了来。

这时,一名身穿水蓝色对襟流苏裙,淡粉色的系带束腰,墨发如云挽成流云髻,步姿翩翩如蝶,行至众人跟前。

罗秋彤眉目清秀,嗓音柔美:“唐朝诗人杜牧有云,菱透浮萍绿锦池,夏莺千啭弄蔷薇。

尽日无人看微雨,鸳鸯相对浴红衣。”

罗姑娘这一开口,众位夫人便惊住了。

这诗会才开始,这罗姑娘便抢了头名,声音不卑不亢,诗句更是顺手拈来,颇有才女的风头。

笔录先生点了点头,有了赞赏的意思,随后在场的夫人将面前的花瓣放入盘中,算是给了答复。

侍女捧着花盘,走到宾客面前呈上。

侯夫人一看,足足有七瓣之数,算作了大半数。

“这位就是罗侍郎家的二姑娘吧,真是生得乖巧端正,罗夫人果然教养的好。”

罗家不过是个刑部侍郎,身份本也不是显赫,但与蒋侯爷来往的不少,若是得了侯夫人的喜欢,给罗二姑娘指一个亲近蒋府的权贵,也不是不可能,坐在罗夫人身边的其他贵妇也赞赏了几句,投来了诚意。

方才大姑娘在后花园与金家小姐斗嘴,话传到了这里,本也是有了怒气,现下二女儿给争了脸面,若能得侯夫人赏识,那是求之不得的事。

罗夫人笑得合不拢嘴,恭维道:“承蒙侯夫人抬举,秋彤是我的小女儿,自幼喜欢习读诗书,这便博夫人一笑,算是献丑了。”

后面又站起来两位姑娘,都只得了一两个,没有这位罗姑娘多。

金慕雪坐在位置上,看着身边这些上不着台面的,给了孟氏一个眼神。

孟氏点了点头,身形纤美行礼:“小女孟宛仪,见过侯夫人。”

侯夫人点了点头,眼神一亮了亮,面露赞许之色,此女确实落落大方,有大家闺秀的风范。

只可惜,孟氏是中书令的女儿,虽官位不小形同副相,但皇帝并不器重,不过尽人皆知,孟氏私底下与金氏交好。

孟宛仪道:“夏衣始轻体,游步爱僧居。

果园新雨后,香台照日初。”

“绿阴生昼静,孤花表春馀。

符竹方为累,形迹一来疏。”

这首诗对的好,与罗秋彤所念的诗不相上下,最后得了八片花瓣。

罗秋彤有些坐不住了,抬手落了笔,可看向不远处的罗夫人,还有罗大姑娘期盼的神色。

又拾起了墨笔,三思之后又记起了一首名诗,笔录先生将诗句示于众人面前,也顺势念了出来。

“绿树阴浓夏日长,楼台倒影入池塘。

水晶帘动微风起,满架蔷薇一院香。”

“罗二姑娘得九瓣。”

话音落下,后排女眷中,不少人已开始窃窃私语,有人在说罗氏定能夺得头筹。

罗夫人沾沾自喜,甚至有点不知天高地厚,二女儿也是她嫡出,若是侯夫人很是喜欢,嫁到侯府也不是不可能。

贺月琴坐在罗大姑娘的身边,对着另一边的罗秋彤连连夸赞。


(第1页)

请关闭浏览器阅读模式后查看本章节,否则将出现无法翻页或章节内容丢失等现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