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不过这个数据并不准确,据说当时有大量的黑户,被豪门大族隐匿起来。
但这样的黑户哪个朝代没有呢?就说汉唐最盛世时期没有吗?】
刘彻坐不住了,从巅峰时期的6000万人口到400万人口,这个差距是个正常皇帝都坐不住。
“主父偃,你之前想说什么来着?大胆说。”
主父偃献上早就准备好的奏折竹简:“陛下,臣有一则‘推恩令’,请陛下一观。”
刘彻早有准备,从他屡屡试探削藩、主父偃屡屡表示投诚时,刘彻就知道,这主父偃早已有所准备。
当看到竹简上的“明谋”
时,刘彻不由大声叫好:“哈哈哈哈哈,好!”
刘彻把竹简往桌案上摊开,直接开始命人誊抄拟旨:“准了!
就按你的意思做!
来人,宣推恩令于四方诸侯!”
至于大臣们想反对,是如何再唇枪舌战,主父偃如何一一反驳,刘彻的态度已经说明一切。
朕心意已决,反对也无用。
再反对,朕不介意再换一个丞相!
.
大唐时期,李治和武曌单独在后宫的后院里,院中摆着美人榻,李治有些虚弱地躺在榻上,武皇后坐在榻边伺候。
李治的头痛病又犯了,最重要的是,他的视力受到病情影响,已经越来越模糊,视物不清。
李治难过地拉着皇后的手:“皇后,朕如今身染重疾无药可救,世家的事就交给你了。”
原本因为天幕说过武氏自立为女皇,李治心里有过芥蒂,现在也渐渐被抛到一边。
只要后世子孙还是李家血脉,还是大唐江山,武氏想当就当吧,就跟太后一样,当完皇位不还是回到他俩儿L子手中。
武氏让李治躺在自己大腿上,给他温柔的揉着太阳穴缓解疼痛,声音不疾不徐:“陛下,天幕这样的奇迹都出现了,一定能为您带来长寿奇迹。”
李治闭着眼睛,看似漫不经心声音带笑着试探:“朕还以为你希望早点当女皇。”
“若是有陛下在,哪里需要我一个人吃苦。”
武曌声音故意带着几分调侃,“现在大臣骂我时可是连陛下你一起骂,陛下若是走了,就没人陪我挨骂了。”
“哈哈!”
李治真心一笑,想起天幕说过后世大臣和文人对武氏的各种造谣诋毁,的确,自己走后,武氏冒天下之大不韪的做法没少挨骂。
至于现在就没骂吗?
从大臣们动不动怂恿他废掉武氏就知道,肯定有。
李治并不意外大臣们当面谴责皇后,背后肯定也在骂他□□薰心,被武氏迷得团团转,又是迎先帝后妃入后宫,又是为她废后立后。
但是从天幕说出武氏的功绩和所作所为,李治越发坚定要保武氏,就要继续用武氏完成自己没完成的打压世家、广纳寒门子弟入朝为官。
每多一个黑户,就意味着少一位给大唐国库纳税的劳
动力。
但是劳动力依然被奴役着,依然要辛苦种地纺织,只是他们的劳动成果都被世家大族给霸占了。
如果继续放纵下去,就会变成东汉末年那样,肥了世家,穷了国家。
百姓穷到没有地种,又哪里来钱交税?
没人交税,国库从哪来钱打仗和维护国家稳定?
世家大族大部分属于特权阶级,可是完全不需要交税的。
(第3页)
请关闭浏览器阅读模式后查看本章节,否则将出现无法翻页或章节内容丢失等现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