赵将意识到,李信不是真的在骗人出城,也没指望庶民能开城跑出来。
他这是在逼赵军出兵,放弃继续龟缩。
要是赵军一直躲着,秦国要破城就得做个二选一。
要么围城打援,一边等着城中因饥饿哗变,一边抢夺后续送来的粮草、击杀赶来的援军。
不过赵军这边短期内应该没有新的粮队会赶来,所以秦军没
()法依靠抢夺补充粮草。
这样就得跟赵军打消耗战,时间长了会额外耗费很多粮食。
秦军显然不太愿意这么干。
可是不这样,就只能选择强行攻城。
靠着硬实力打下城池,速度确实是快上不少,只是要多死一些士兵。
王翦原本是这么打算的,但知道李信劫了粮后就改变了主意。
他不想多消耗粮草,也不想多死士兵,他选择把压力给到赵军。
——所以赵国主将,你是愿意跟秦国耗着,等待城中哗变,死得憋屈。
还是愿意开城出来真刀真枪和秦国打一场,虽败犹荣?
当兵的人不少都有血性,宁愿战死也不肯龟缩。
只有大将才会为大局计,想着哪怕是拖延到哗变,能替赵国多消耗一点秦国的粮草也是好的。
普通士兵和底层将领没那么多想法,他们只想冲出去杀敌。
主将劝也劝了,却不是所有人都听的。
这一天晚上,有一支队伍就干脆违背了主将的命令,趁着对方弹压各方势力忙得没空关注他们的时候,悄悄出城去了。
领头的小将年轻气盛,出身赵国贵族家庭。
一般人没办法在主将发话前说动守门的士兵开门,他却可以,因为没人敢得罪他。
对方带着一队轻骑直奔王翦大营:
“我们赶快点,趁着天黑袭营。
我白天已经观察过了,王翦军中军纪散漫,大概是觉得短期内打不起来,就懈怠了。”
多好的机会啊,趁着秦军没防备,他们赶紧偷袭一波就回去。
小将也知道自己这点人造不成太大的杀伤,他就是气不过,想出来找回点场子。
只要能出一口恶气,他就心满意足了。
他完全没想过,王翦是不是故意让士兵做出这副样子迷惑赵国的。
毕竟要是秦军看起来无懈可击的话,赵人恐怕很难做出开城对决的决定。
小股部队冲入秦军营帐后,才发现自己被骗了。
这点人面对严阵以待的秦军几乎毫无还手之力,很快被消灭干净。
王翦收到战后的报告,得知来的人才这么一点,有些失望。
老将军颇为叹惋:
“我们演得如此精妙,居然只骗出来这点人吗?亏了啊!”
送了一波菜之后,城内赵军就会反应过来秦国在装样子,后面肯定不会再上当了。
可惜了,这回钓鱼只钓到点小虾米。
但秦国本来也不可能事事顺心,王翦很快放平心态。
(第5页)
请关闭浏览器阅读模式后查看本章节,否则将出现无法翻页或章节内容丢失等现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