终于有一个辟谣的了吗?
扶苏和秦王政来了点兴致。
老者继续往下说:
“所以扑上去的那些都是假的,
只有太医夏无且那一版是真的。
夏太医眼看赶不及,情急之下投掷出腰间的药囊,精准砸在了刺客的脸上。
刺客被药囊阻拦了一下,没能避开太子的攻击,殒命当场。”
秦王政:白期待了。
扶苏:你还别说,这个有点道理。
可见大家编的版本里,只有夏无且一个人没有脱离实际,艺术加工的比例最小。
而且上辈子夏无且确实干过类似的事。
当时父亲忙于奔逃没想起来传唤侍卫捉拿刺客,众臣都没带武器,没有王命也不敢随意上去相帮。
一筹莫展之际,夏无且灵机一动解下腰间药囊掷向荆轲。
虽然不见得有多少用处,但事情结束后父亲倒是十分感动,还感慨过一句“无且爱我”
。
这一世夏太医不幸错失了救驾之功,不过就算父亲不知道这件事,扶苏也记着,自会从其他方面报答他。
而且谁说父亲不知道呢?
扶苏之前同父亲说起荆轲要行刺的时候,细细描述过当时的情况。
什么王负剑、秦王绕柱、无且爱我,秦王政其实都清楚。
现在是没借口奖赏夏无且,以后总能找到理由的,先委屈太医一会儿吧。
说到这个,扶苏依稀记得夏太医好像不是这种自吹自擂的人,所以他怎么也给自己编了一套故事?
秦王政对此同样表示疑惑:
“夏无且竟也会写这种东西?”
又是万能的侍者,上前小声解释:
“夏太医没写过,但是别人帮他编了一段。”
秦王政正要问旁人为什么要替他编纂,就听隔壁的老者还在絮絮叨叨。
他从夏无且的药囊说到了夏无且的医术,言语间十分推崇。
然后又说到他自己的医术,以及医家弟子的现状。
主打一个自我推销,趁着热闹宣传一波他们医家医术精湛,有病都可以来找他们治疗。
最近他们在锻炼医术,为考入咸阳太医署做准备,诊金不会收得太高。
好家伙,图穷匕见了属于是!
搞了半天,这位老者是医家弟子。
他们也不管夏无且是不是医家的,反正医者嘛,都可以算进来。
他们医家又不搞什么治国理念,没有明确的学派区分。
先秦时期医者还没有成为下九流,因为巫医不分家,巫又带着神话色彩,所以医者的地位其实挺高的。
也就是春秋战国礼乐崩坏了,大家对巫的迷信减弱,医者才不如之前受推崇。
不过那也是相对的,总的来说各国还是十分礼遇医者的。
扶苏之前闲来无事弄了一堆小的改革,不是很起眼,其中就包括扩充太医署的编制人数。
上辈子吃过父亲偏信方士的苦,这辈子扶苏决定另辟蹊径。
长生不死是
(第4页)
请关闭浏览器阅读模式后查看本章节,否则将出现无法翻页或章节内容丢失等现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