说是八月竣工,但肯定不能等竣工了才开始做开业的准备。
黎夏紧跟着就拿着图纸去找何木匠商量打货架的事了。
这个需要的量比较大。
而且万一修出来的房子有十几厘米的伸缩,也不影响放木架的。
本来就要预留空间。
所以可以可以开始着手慢慢定制了。
毕竟要找同一种木纹、颜色的木头,保持统一。
最好以后的超市都用同一种。
她直接拿着大伯当初在上海自选商场拍的照片给何木匠看,告诉他要求。
何木匠看着照片,很快听懂了她要打什么样的木架。
“你到时候要像拼积木一样拼起来的那种木架。
这个不难,中国的木工活本来就没有钉子,都是榫头。
呃,不过特地要求好拆卸,你难道还要搬地方?”
黎夏点头,“如今的地方其实不是最合适的。
所以先把生意做起来再说。
你算算大概多少数目,然后尽快报一个价给我。”
“好!
三天后给你数。”
六个门面加起来才260个平方,其中一部分还要辟出来做库房,想做大型超市其实着实不够。
但再多几个门面,黎夏实在是凑不出钱来了。
比较理想是有一个半这么大的空间,而且是上下两层,这才是大型卖场。
但镇上如今没有这样的地方,等有了她再搬。
反正这六个门面到手就是第一桶金了。
到时候她再租给别人就是。
农贸市场的门面,而且是正门口,过几年不知道紧俏成什么样。
然后她又去找给她做过玻璃房的工匠。
超市肯定全部不能大敞着门,但又得让外头经过的人都看到她的商品丰富。
所以,统统安玻璃门。
这样大且厚的玻璃门,镇上肯定是没有的。
镇上就没有人家会用这样的玻璃。
所以要给工匠留给出去找货源、进货的时间。
“你说的不会是电视里那种防弹玻璃吧?”
黎夏笑,“那倒不至于,我那里头又不是黄金。
但是,抡起一块砖肯定是砸不破的。”
“可以电话里帮你问问。
问到了要产生的运输费用到时候告诉你。”
“好的,麻烦了。”
对于装修成什么样子,黎夏只能先自由发挥。
她预备先把简装的准备工作做一做,然后再去市里请个学美术的学生给设计一下。
(第1页)
请关闭浏览器阅读模式后查看本章节,否则将出现无法翻页或章节内容丢失等现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