这是卡拉卡克这名流浪者的人生最后十年。
他始终在萨丁帝国流浪,最后也死在流浪的途中,如同那些注定死在异乡的流浪诗人。
在他的日记中,他在不同的城市停留,遇到不同的人:马戏团、乞丐、妓女、酒馆老板娘、小摊贩、港口搬运工、流浪诗人、商人、贵族的管家、仆人、马夫……
整体来说,他的日记中描绘了不少萨丁帝国底层社会的风貌。
如果让阿方索·卡莱尔看见这样的资料,那他指不定能兴奋得满眼放光。
不过对于西列斯来说,也就只是让他饶有兴致地读上那么几遍。
他注意到了卡拉卡克日记中的某些要素。
比如,在萨丁帝国的底层社会,人们对于神明的信仰带有一种朴素的、平常的“希望神明让我脱离苦海”
的想法,却未必能有那么虔诚。
有时候,他们甚至会在口头上开神明们的玩笑。
而这种态度,与萨丁帝国本身的风尚文化、沉默纪神明纷纷陨落、底层居民对神明的力量了解知之甚少等等原因分不开关系。
但是起码,这已经算得上是一种非常明显的趋势。
大众文化层面上,神的要素已经越来越少,人们越发关注实际的日常生活。
经济纠纷、家庭矛盾、日常工作、娱乐活动等等,这都慢慢取代了“赞颂神明”
的地位。
这反哺了沉默纪文学中的相关趋势。
再比如,流浪诗人实际上并不是卡拉卡克长达十年的流浪时间中,唯一见到过的,神神秘秘的群体。
在马戏团中,他遇到了一位自称可以看清星辰运行轨迹的女占星师;在小巷子里,他遇到了一家贩卖可以让人保持理智的酒水的小酒馆。
在港口做临时工,帮忙搬运一些来自海上的货物的时候,他曾经遇到过一些奇奇怪怪的海洋生物和古董,那都被某些特定的客户收走了。
卡拉卡克在萨丁帝国的某个港口当了三个月的临时搬运工。
他自己都不知道自己是在哪座城市的什么港口。
他流浪的时候从未注意过城市,除非是一些有名的大城市。
而他那一次抵达的港口,显然是个小城市中的小港口,日常的货物吞吐量并不是很大,卡拉卡克时常能休息。
趁这个休息的时间,他就会写下一些在港口搬运货物时候的经历和想法。
他抱怨着货物的沉重和奇怪气味,他抱怨着那些神神秘秘的客户的古怪要求,比如让他们在搬运的时候都得穿上厚重的衣服,不能直接接触到货物,也不能偷偷摸摸查看箱子里的货物究竟是什么。
这事儿让卡拉卡克记得很清楚,主要还是因为有一个搬运工控制不住自己的好奇心,真的看了箱子里的货物是什么。
一开始这人还没什么异常,甚至得意洋洋地说他看到了,那是一种来自深海的奇怪生物。
但是当天晚上,这人就疯了。
西列斯看到这一段的时候,心中不由得生出寒意。
他似乎隐隐明白了那些货物究竟是什么,但是又有一种古怪的感觉。
……来自海洋的货物?生物?
这个世界上唯一与海洋有关的神明就是战士与海盗之神阿莫伊斯,硬要说的话,高山与河流之神翠斯利也算得上搭边。
但是,这两者似乎都与描述中的货物没什么关系。
不过……西列斯想到,起码在康斯特公国,他似乎从未听到过与海洋有关的消息。
似乎这是一个极度内陆的国家,与海洋隔得很远。
(第3页)
请关闭浏览器阅读模式后查看本章节,否则将出现无法翻页或章节内容丢失等现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