董母皱了皱眉头:“我就是心里觉得不太舒坦。
紫儿丫头看上了我们永儿,非要嫁给他,我们却是完全没有拒绝的余地。”
她人前亲切地唤“紫儿姑娘”
,人后却是冷淡的“紫儿丫头”
。
董父笑道:“你不是常夸紫儿丫头人长得美,心地善良,手还巧吗?她愿意嫁给我们永儿,那是永儿的福气。
我们高兴还来不及,怎么竟还不舒坦了?”
董母说道:“可我总有一种把永儿卖给了她换银子的感觉。
紫儿丫头她要真的心地善良,就该施恩不忘报,为何非要缠着我们永儿娶她?她不过是给了我们几两银子,永儿的一生就必须得跟她绑在了一起。
我只要这么一想,心里就十分不得劲,感觉很是对不起我们永儿。”
董父面上的笑容淡了几分:“她虽只是给了我们几两银子,可这几两银子却是我的救命钱。
真论起来,她也算得是对我有救命之恩了。
救命之恩大过天,我们怎么报答也不为过。”
董母叹道:“紫儿丫头这是‘挟恩图报’啊,可见她不是真如她表面表现得那般生性纯良。
她不是在积德行善,她所做的一切都是有所图谋的,还不都是为了她自己!
我们其实大可不必那么感激她,真把她当成救命恩人。”
董父望向董永房间的方向:“老伴,你往好处想,反正我们永儿也喜欢她。
他们两个在一起,也不失为一桩美事。
婚期都已经定下了,她瞧着也还算听话、能干,娶了不亏。”
听董父提到“能干”
二字,董母立马神采飞扬:“老头子,我跟你说,这个紫儿丫头还真有些本事在身上的!”
把七仙女织粗布又快又好,还自称什么布都难不倒她的事告诉了董父。
董父顿时不顾身体尚未完全恢复,立马坐直了身子,急着问道:“真的?她织布的水平真的那么高超?除了粗布,锦、绫、绸、缎、麻布这些她都会?”
董母用力地点点头:“我让她试着织了麻布,确实也是又细又密,质量极好,来日送去布庄肯定能卖个好价钱。
至于其他布,我明日就让她买了丝线,也织着试试。”
董父连声道:“好,好,赶紧让她试!
老伴,从今天起,你别再成天躲懒让她做饭洗衣的,尽干那些不值钱的做啥?就让她织布,一天织它个好几匹,那才是真正来钱的路子啊!
你不要眼皮子浅,尽做些捡了芝麻丢了西瓜的蠢事!”
董母皱眉:“我都要有儿媳妇的人了,还需要亲自做饭伺候她?上哪儿说理去!”
她这些年吃的苦已经够多了。
董父说道:“你听我的!
我跟你讲,有了紫儿丫头,说不定等我彻底好全了,还有机会重新把我的布店开起来。
到时候要啥没有?我给你买两个手脚麻利的粗使丫头,把你伺候得舒舒服服,让你做享福的富家太太,岂不是好?”
提到布店,董母顿时不再反对了。
她想起了他们年轻的时候曾有过的荣光。
董家有家传的织锦之术,早在几代之前,当时的董老太爷就办了一家小作坊,织布、染布,收入相当不错。
只是传到董永的爷爷辈时,却因为董永的爷爷是个好吃懒做之辈,满脑子都在吃喝玩乐之上,根本无心经营布店,生意每况日下。
待布店传到董父手上时,已经远不如前。
董父费心经营了几年,才有所好转。
(第2页)
请关闭浏览器阅读模式后查看本章节,否则将出现无法翻页或章节内容丢失等现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