我还有几件头痛的事跟你商量。”
寇仲道:“皇上又忘记称孤道寡,有违礼规。
嘻!
做皇帝真不易为……”
李世民不和他瞎缠,转入正题道:“我准备为建成和元吉举行葬礼,但在太上皇立我为皇的诏书中封建成为息王,谥曰:隐;元吉为海陵王,谥曰:刺。
按照谥法,‘隐指不成曰隐,暴戾无亲曰刺’,称我则为‘孝惟德本,周于百行,仁为重任,以安万物’以强调传位于我的合法性。
‘隐’和‘刺’不是什么好的谥词,现在当然没有人敢说话,但我却觉得不大妥当。”
寇仲明白过来,隐太子和刺王均非好的谥号,但因是李渊诏书内为两人的定位,而倾向以和为贵、以亲爱代替仇恨的李世民,很难随意修改,故为此烦恼。
且难给两人举行风光大葬,好弥补骨肉相残遗留的深刻伤痕。
沉吟片刻,道:“让魏徵出手如何?”
李世民拍案叫绝道:“魏徵是建成方面的人,果然好计。
我就先赏他作尚书右丞兼谏议大夫,让他出师有名。”
接着皱眉思索,思如泉涌的道:“可着魏卿找几个有高位的大臣联名上表,先申明建成结衅宗社,勾结外敌,祸国殃民的罪状。
然后阐明我们为保中土和平不得不采取的措施。
表里奏请为他们举行大葬,并许旧属送至墓所。
如此将可安定人心,消除前朝留下的矛盾。”
寇仲赞道:“这方面皇上确比我了得,若皇上可另追封他们为什么什么王,或可得到更佳效果。”
李世民摇头道:“太上皇会不高兴,此事迟一步再说。
另一个问题有关山东豪杰,建德和黑闼之死,惹起该区域极大民愤。
且他们并不清楚关中情况,闻玄武门之事后蠢蠢欲动者将大有人在,我已派屈突通为陕东道行台左仆射,往山东宣慰当地民众,希望干息民愤。
若你老哥帮忙说几句话,凭你和建德与黑闼的关系,可收事半功倍之效。
山东若稳,河北将不会出乱子。”
寇仲沉吟片刻,道:“只要你公开处决诸葛德威,向天下宣示其出卖兄弟的罪状,山东民怨自平。
若果再加些立竿见影的德政,效果会更好。”
李世民道:“此正是我烦恼的事情之一。
撇开你与刘黑闼兄弟情义,诸葛德威于我大唐有功无过,杀他当然招人议论。
幸好他来长安日浅,影响不大,可是其罪状必须仔细斟酌,不能以功为过。”
寇仲暗叹一口气,道:“皇上是否想我放过王伯当?落雁会非常不高兴的。”
李世民凝望他片刻,放轻声音道:“我是为大局着想,不得不抛开个人私怨,落雁方面由我去安抚,我会把王伯当留放外地当个闲官,不过若你反对,我会顺你的意思去处理。”
寇仲摇头道:“坦白说,自从瞧着杨虚彦惨死箭下,我心中忽然一片空明,恨意全消。
(第2页)
请关闭浏览器阅读模式后查看本章节,否则将出现无法翻页或章节内容丢失等现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