李渊登基已有数年,听多了赞誉,何人敢如此谩骂。
这话字字诛心,气得他七窍生烟,就在他暴怒欲要发作之际,一声突兀的轻叹响起。
哎——
李渊一低头就看到身侧的李承乾饶有兴致地询问:“照你这么说,那文帝是不是也挺不忠不义的。
毕竟杨家皇位也不是祖上传来,是文帝抢了自己女婿家的。”
芸娘顿住,转瞬眦目:“这如何一样。
明明是北周皇帝昏庸暴虐,文帝英明,登基上位是为天下考虑,救万民于水火。”
“北周失天下是因皇帝昏庸暴虐,杨家丢江山不也是自己作的吗?”
李承乾翻了个白眼,他早就已经开始学史了。
虽然前朝之事有些敏感,很多东西先生都有规避,对炀帝的功过评价难免带了层色彩,但他记得前阵子梦里表姐就提过这一遭。
表姐说,杨广确有昏庸之处,但单纯用昏庸二字来评价过于扁平。
每个人都是复杂的多面体。
杨广作为皇帝,实非明君。
可他也并非一无是处,相反,他的许多政策都是好的,譬如征讨高句丽、开辟隋运河、创科举,行外交。
可惜任何正确的措施,都应该有一个正确的规划,选择一个正确的时间。
杨广并没有做到这一点。
他几乎是想到什么就做了,没有去考虑天时地利人和,也没有过多结合彼时国情。
甚至他做这一切的初衷是为了满足自己的私欲,而不是为了民生百姓。
所以在实施时未能做到全面规划与兼顾。
因而导致最后的结局,无怨尤人。
哎,反正就是作呗。
李承乾觉得自己这么说没毛病。
“你……你……”
芸娘怒目而视,却无法反驳。
李承乾再叹:“你好双标啊。
都一样是抢来的皇位,凭什么隋文帝是英明神武,我阿翁就成不忠不义了。
连我都知道秦失其鹿天下共逐之的道理,你这么大了难道还不懂?一切皆不过是成王败寇罢了。
“再说,文帝与文献皇后对我阿翁好。
他们在世时,我阿翁也兢兢业业回报了。
至于后头的事,谁能想到炀帝能把天下作成这个样子呢。
还有,你说我阿翁害死酅(xi)国公,你拿出证据来啊。
证据呢!”
“你们干出这种事自然怕天下人知道,怎么会让我找到证据!”
芸娘瞪眼。
(第3页)
请关闭浏览器阅读模式后查看本章节,否则将出现无法翻页或章节内容丢失等现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