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闻季爽拚了命。
他的浮桥起了作用。
木桥未断,两桥齐用,一往一来,减少拥挤。
木桥一断,就用浮桥和那两只小船。
小船走的慢,改用绳子拉纤。
同时赶修木桥。
为修木桥,他下到水里去,呼喊:有人就有桥,同志们,干哪!
大家齐喊:干哪!
十分钟,把桥修好!
闻季爽的脚上受伤,不肯退下去;多一个人多一分力量。
他是团员,必须带头。
桥修好,他去站岗,指挥交通,催促大家快走:“快走啊!
快!
别等炮火打来!”
因为有激烈的炮战,敌人不能为所欲为,渡口有时候能维持半个钟头的安静。
可是,敌人的炮火忽然来到,一分钟就能落一百多弹,木桥又断!
再下水,再抢修!
闻季爽的棉衣湿透,面上光滑,所以炮弹碎片不能深入。
虽然如此,他已身受六伤,仍然坚持。
一边工作,他一边喊:死活为了人民!
死活要在桥上!
这样,我们的弹药、药品、干粮,仍旧源源而来。
我们的伤员能及早下去就医。
…………
同时,不管炮火多么密,我们的有线电话始终畅通。
线断就接,接上又断,再接。
不敢照亮,摸着黑去查,摸着黑去接。
离河不远的一条线,在这一夜,断了三百六十节!
同时,通讯员们冒着炮火,到各处送人,送信。
他们的路熟,他们掌握了敌人炮火的规律,他们又不顾一切地争取立功。
同时,我们的炮兵及时地支援了步兵,破坏铁丝网,破坏工事,压制敌人的炮火,阻截敌人的增援反扑;没有一个人擅离阵地,都决心与阵地共存亡!
同时,我们的运输员,受炮火威胁最大的运输员,有了伤亡,马上从新组织起来,前仆后继地上运弹药,下运伤员。
运输连连长年岁既大,而且有病,也还亲到阵地去指挥,并且用自己的双肩当作梯子,背靠陡坡,使抬担架的踩着他的双肩过去,好教伤员少受震动与痛苦!
十四个担架一连气都从他的肩头上走过去!
(第5页)
请关闭浏览器阅读模式后查看本章节,否则将出现无法翻页或章节内容丢失等现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