指挥官虽然没有切身体验过被那样的术式覆盖,但是他曾经目睹过自己战友的惨状,那甚至不是被正面击中,仅仅是被余波溅射到后,他就看见自己的战友逐渐僵硬石化,最终变成了一团看不清面容的源石岩,最终砰然化作粉尘消失在自己眼前。
而事后,自己的上级是这样和自己解释的:
——他没有佩戴防护面罩,并且在高浓度源石能的环境下,吸入了大量源石粉尘,所以在极短的时间内,被源石同化并彻底杀死。
可以说,战友死去的过程,就是将一个源石病感染者的一生快速播放了一遍。
所以指挥官在看见那团巨树正在从天幕之上缓缓降落时,他是恨不得自己化身一辆卡车,直接把自己的队员全部拉出这片范围。
与此同时,水柜战车的所有排气口也全部被遮蔽了起来,就连发动机的进气口也都加装了滤口,整个车内空间被遮断成了独立的空间。
车载维生系统已经开机,确保车内不会出现缺氧的状态,希尔伯注视着屏幕上的传感器数据,在心中评估着水柜战车在战场上的生存能力。
泰拉世界的战争硝烟,是带着必死诅咒的。
大量的源石技艺、术式、炮击会将战场的环境变得极为恶劣,高浓度的充能源石粉尘可以在极短的时间里就腐蚀掉一个人的肉体,将他们手中的法杖超载到爆炸。
而在这样的环境中继续战斗,那么就相当考验水柜战车自身的可靠性了。
并且,虽然说先前的无人机已经拦截了一发炮弹,但是对方是使用了二连发速射,空中爆炸的余波虽然影响到了另一颗炮弹,但却没有将其在空中击毁。
“按照下降速度来看,战斗部是被炸散了,但威力也应该远超那些野战炮。”
希尔伯敲了敲一旁面板的屏幕,遍布在战车外的传感器让他能够读取到战场上的一举一动:“开始测试高当量轰击防御性能,把维修车开上来待命,看看这一次我们需要换些什么。”
指挥官的抉择是正确的,哪怕是没有那些降落的碎块,另一枚炮弹内部的源石结晶体,也依旧在快速下降着。
这些源石结晶体没有被充分引爆,释放出内部的能量,所以它们每一块在触及地面后,还是可以引发相当大威力的爆炸。
而希尔伯坐在战车之中,面色平静,没有任何的不安或者是惊慌。
他对自己的作品是如此自信,乃至于在冲击到来的最后一刻,都还在审核着方舟送来的各项数据。
最终,那些源石结晶体落到了地面上,这些晶体遍布整个桥面,七百米长的桥身上或多或少都被这些结晶体所覆盖。
大大小小的爆炸瞬间将这座钢铁大桥所吞没,并且在爆炸的火光之中,还能够看见有一些像是黑冰一般的晶体凭空出现,又快速消融。
那是炮手自己的源石技艺,能够执掌城市防御主炮的炮手,自然也是一名通过考核认证的术士。
剧烈的爆炸让沉重的战车也不断摇晃着,即便是带着耳机希尔伯也能够听见车体悬挂发出的剧烈摩擦声,甚至在一次爆炸之后,车长座的椅子猛地一晃,让希尔伯的脑袋哐当一下敲在了旁边的车壁上。
希尔伯龇牙咧嘴看了看刚刚自己撞上的地方,然后颇为怨念的在终端上记了一笔有关于车内舒适度的改良建议。
虽然水柜战车这玩意造出来就是图一个生产速度快还便宜,但他还是要考虑一下车组人员的舒适环境。
就比如说刚刚撞击需要有一个防护垫,以及车内的温度过高,需要安装一个空调。
当然,到时候量产线上线之后,甲方那边决定压榨自家车组人员就不关他的事情了。
在这一连串的爆炸之后,水柜战车外的传感器损坏了三成以上,不
过在损坏前它们还是将最后的数据成功回传了回来,这些也都将会成为资料库的宝贵信息。
而且在爆炸的余波刚刚消失,方舟就已经给出了战车的损伤报告:
“左前1号履带组掉线、右后4号履带组缺失主体结构、右半侧外挂装甲层全部损坏、右半侧主体装甲板损坏程度71%、右炮炮管弯曲23°。”
希尔伯快速的将这些报告扫过,他拉起面前的操控杆,切断了这些部位的安东系统连接,然后试踩下了油门。
背后的源石能引擎立刻发出了如同巨人般的阵阵怒吼,强劲的动力瞬间传导到了其他尚且能够工作的履带组中,在损失了两组履带组后,剩余的履带组依旧能够将沉重的水柜战车带离出原先爆炸所产生的坑洞,向后方缓缓移动。
“测试维修方案的生成准确度,让后方的维修车上来,准备测试战场快速检修。”
(第3页)
请关闭浏览器阅读模式后查看本章节,否则将出现无法翻页或章节内容丢失等现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