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二章论手工的重要性
第二章
连续睡了好几个小时候,夏凛才清醒过来,天已经完全亮了,可惜厚厚的阴云依然如同一层铁灰色的盖子般覆盖在头顶,细密绵绵的雪花一刻不停的从天空飘落,完全气密封顶的半球形工坊上已经积累了厚厚的一层积雪。
今天的工作很简单,就是对工坊进行分层和加固外墙,也就是隔断出二楼来作为生活区和杂物区。
由于那套生产线和车库占据了相当的挑高,所以实际上能够隔断出来的只有三个扇区,也就是仓储、工具和加工区。
夏凛拿着激光测距仪在PNIS辅助下绕着工坊内部走了一圈,在墙壁上留下一个个虚拟电子标线。
大致上来看,他可以隔断出一个高度约为2.4米到2.5米左右的空间作为居住和生活空间,由于靠近顶部的关系还能设置一个密封天窗获得更好的自然采光效果。
之后如果条件允许的话,还能在半球形的顶部舱外整出一个圆环阳台或者回廊什么的。
当然,那得是确定当地的大气悬浮颗粒对人体无害的情况下,不用复杂的气密设施,可以变成开放式设施的时候才能做。
隔断出来的区域,夏凛决定将它们分为卧室、厨房和用途待定的空间,上下的楼梯一处位于车库侧面,一处位于生产区侧面,是聚合物制造出来的扶梯。
卧室区域大约在40平方左右,再隔断出一个盥洗室来,盥洗室的一头靠近生产区,管道可以直接铺下去,连接到生产区的分解池。
虽然分解池叫做「池」实际上是一个完全密封的设备,这样生活废水和废弃物,还有排泄物都能丢进去分解,一部分重新加工为压缩生物质,一部分则送入核心区的循环装置内处理。
厨房的话,包括用餐地方大约在30平方左右,靠近车库这边,方便从仓库和车辆上取用各种物资,连接厨房和卧室之间的就是一大段弧形的空房间,夏凛暂时没想好拿来干嘛,或许可以把外壳聚合物换成密闭窗户,隔断出一个客厅甚至健身房来?
现在信标被损坏了,救援不知道什么时候才来,自己在这里搓跃迁火箭和特么扯淡一样。
所以,给自己营造一个还算舒服的据点或者说狗窝就非常的有必要了。
基础复合生产线在没有收到更多的生产指令和原料的情况下已经停工了,生产聚合物板材所需要的材料并不复杂,所谓的聚合物说白了就是星际工程塑料,碳氢氧氮加上少量的金属元素制造而成,依靠之前分解的脱离的保护外壳得到的材料已经足够使用了。
而安装施工的过程也不需要夏凛自己提着工具在那里安装,组装无人机完全可以胜任这个工作,唯一的问题就是,它们是一次性的,只是用来辅助殖民者完成初期的安装工作,而且作用也非常的有限。
在无人机施工的时候,夏凛打开舱门,离开工坊前往了边上那个弹射出来的人员舱,这个东西的拆解就得完全手动了。
而且他准备把这个半球形的小型舱室作为一个室外储物间来使用。
里面的东西大多数都没有什么用,比如说降落时的阻尼保护设备,除了丢进回收设备拆解电子原料外,没有什么用途。
但是,那个壁挂式医疗诊断箱和里面携带的殖民者求生套装是必须得搬回工坊里面的。
这个工作用掉了他一上午的时间,也可能是包括下午的时间,他没有这个行星的资料,所以无法调整时钟,只能靠天色来判断。
接下来就是重头戏了,工业无人机还在装配他的隔仓,而他本人也不可能闲着,俗话说要想富,先撸树,周围的树木可以提供大量的用于合成制造聚合物的材料。
不过,首先,他需要一个靠谱的伐木工具。
“是时候展现我在开拓者训练营学到的东西了!”
夏凛挽起袖子,从一旁的杂物箱里面抽出一块金属板来,这是之前坠落下来的那些不知道是飞船还是别的什么的碎片留下的东西,经过回收设备的处理,现在只剩下这样的不规则金属板。
夏凛简单的用测试设备测量了一下这东西的强度,还算不错,抽出一只激光笔在PNIS内置植入辅助插件标注的网格上勾画起来。
不是他不想用成品设计图和自动加工模组,而是怎么说呢,这东西是需要连接殖民地网络的,蓝图库在原本他该去的14号殖民地那边,这些相关的蓝图都是收费的——毕竟人家工具公司也是要恰饭的,不可能免费赠送的。
不过,只是做个斧头的话,还不至于需要蓝图,手工做也是可以的。
而且在PNIS神经插件的视觉动态辅助模式下配合智能化的工具臂,做个斧头还是手拿把攥的。
激光切割臂在金属均质板材上割出一个大致上呈现斧刃形状的板块,在手动操作下,固定臂倾斜过来,将标准厚度的金属板削出两个斜面。
当然,这是民用家用机床也就只能这样了,工业上的话,星盟的机加工有一个蚀床的工序,简单说,由其他机械设备加工为粗胚件之后,由数百万组直径几毫米的高精度机械臂利用纳米级分解颗粒来完成剩下的精加工过程。
不过,削个斧子还不至于,虽然用机床削斧子已经是够沙雕了,正确一般是锻床锻造或者铸造。
不过由于没有金属矿石,那台落后的电子熔炉估计对付不了这种材料才不得不用切削工艺。
不过,真的把包括蚀床、点压机在内的一系列稀奇古怪的工业设备搬来的话,夏凛的技术水平也不够操作的。
比如说使用引力子进行物质内核加工的点压机或者说点压舱就不是一般人能玩的。
(第3页)
请关闭浏览器阅读模式后查看本章节,否则将出现无法翻页或章节内容丢失等现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