就在她对面的一个石头凳上坐下。
两个人就像比耐心一样,都不说话。
杨红觉得这时才真正理解了鲁迅先生那句名言:“沉默啊,沉默。
不在沉默中爆发,就在沉默中灭亡。”
“男生杨红”
可能是不想在沉默中灭亡,终于结结巴巴地说:“我读高中时就喜欢你,你愿不愿意做我的女朋友?”
杨红松了口气,总算打破沉默了,不会灭亡了,但她也不确定自己是不是爱这个人,再说,一帆风顺的爱情也没有什么意思,就想设一个小小的考验,看“男生杨红”
能不能发动更猛烈的追求。
杨红就有点调皮地说:“你也叫杨红,我也叫杨红,那以后……”
她没有说完下半句,因为她也不知道下半句是什么。
她希望“男生杨红”
能轻而易举地跨过这个“障碍”
。
本来嘛,一个名字,有什么大不了呢?再说,自己也没说名字相同有什么不对。
杨红正在考虑就这一个考验够不够,就见“男生杨红”
局促不安地站起来,神色慌张地说:“我也考虑过这个问题,既然你也有这个担心,那就算了吧。”
不等杨红回话,他丢下一句“我会把你的信寄还给你的,也请你把我的信寄还给我”
就飞也似地逃走了。
2
杨红坐在那里,觉得石头凳子冰冷,第一感觉是被他抛弃了。
等到稍微静下心来,把两人说过的话反反复复地在脑子里重放几遍后,觉得他可能是误会了,以为她拒绝了他。
那时学生寝室里还没有安电话,杨红回到寝室,就想写一封信,解释一下。
但想起他说的那个“我也考虑过这个问题,既然你也有这个担心”
,就很茫然。
他考虑过哪个问题?他也有哪个担心?是同名同姓的人不能结婚吗?还是什么别的?她拿不定主意要不要写一封信,如果写,写什么?“男生杨红”
说喜欢她是用嘴说的,而她如果写在信上,就成了白纸黑字了。
他如果要对人炫耀说她追他,他有证据,而自己就没有证据。
她觉得“男生杨红”
对谁追谁的问题,是很重视的,销赃灭迹的措施也很老到。
你看他写信时不落真实姓名,又叫她把自己的信退回,就是防备有朝一日杨红会拿着他的信去对人炫耀。
对谁追谁这个问题,杨红像那个年代的很多人一样,是很在意的。
男生追女生尚且弄得这么偷偷摸摸的,女生哪里敢追男生?杨红听到或看到的追人先例,都没有好下场。
男生写给女生的情书,在高中时,常常被交给了班主任,为老师惩罚早恋而制定的杀鸡吓猴战略做了一份贡献;在大学里面就成了女生寝室茶余饭后的笑料,情书里的某些字就成了追求者的别名,粘在他身上,跟他一辈子。
(第3页)
请关闭浏览器阅读模式后查看本章节,否则将出现无法翻页或章节内容丢失等现象。